共23小题,约3930字。
2007年沈阳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模拟试卷(三十七)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阅读下列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也许你常常感叹自己缺少美:或长相不俊美,或身材不健美,或衣着不华美,或举止不够时尚美,或言谈缺乏流畅美,或歌声没有旋律美……,然而,某一个事物、某一个人在那一shùn间给了你触动,让你睁开了发现的眼睛,你发现:原来自己也是美的。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1分)
(2)按部首查字法,加点字“律”字应查 (1分)
(3)给文中加点的字“律”字注音: (1分)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2分)
(1)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加,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性情的
(2)月色溶溶的夜晚,一声 的笛声从远处传来。
(3)古人说,水是天下最 的,但是它却能摧毁世上最坚硬的东西。
(4)这种颜色可以及时发出警报,提醒人们立即采取措施,以免温度过高 机器设备。
A、陶醉 清脆 柔和 损伤 B、修炼 嘹亮 柔顺 损害
C、陶冶 悠扬 柔弱 损坏 D、培养 悠长 软弱 损失
3.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两个病句。(2分)
(1)即使日本一再美化侵略行径,但是不能掩盖历史的真相。
(2)当我走进央视演播室的大厅时,看到著名主持人王小丫,激动的说不出话来。
4.数学课上,老师在黑板上写出a2-b2=(a+b)(a-b) 然后提问:“这个公式该怎样表述?”请你用准确的语言表述出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旅游景点有一则告示(如下图)它写得好不好?请说说你的看法。(2分)
除了你的脚印
什么都别留下
除了你的记忆
什么都别带走
6.古诗文默写。(6分)
默写《<论语>十则》中的任意六则。
7.欣赏下面诗歌,完成下面的习题。(2分)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涕泪满衣裳”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
。
(2)诗歌的颔联运用了怎样的写法?(1分)
。
8.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6分)
某校学生开展读书活动,收集到以下材料:
材料一:时下,经典作品销路不佳,有些书店将我国古典文学名著放在打最低折扣的专卖区。同时,肆意改编经典的现象也十分普遍:《西游记》被“大话”,《三国演义》被“水煮”。这样的改编实际上是把内涵丰富的“文学大餐”变成“速食快餐”,往往使经典不再“经典”。然而,阅读这种改编的名著在不少青少年中成了一种时尚,他们说:“那种很正经的文学名著,书太厚,文字太多,我们没时间也没兴趣读。而这种书有图画,又搞笑,要有意思得多。”(摘自《新京报》)
材料二:我们的中文经历了几千年的成长,仍然有着青春的活力,是活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