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教学设计9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3/4 8:23:09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110字。
《乡愁》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培养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能力,抓住诗中的艺术形象来赏析诗歌的能力;
2、体会诗人浓浓的思乡情,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
二、教学重点
以读促悟,以悟带读
三、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运用独特的诗歌形象来表达主题的特点。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同学们,刚才你们听的是一首关于乡愁的歌――《想家的心情》。在唐诗中也有许多有关乡愁的诗歌,如大家最为熟悉的《静夜思》,我们一起来背一背好吗!(全班背诵《静夜思》)
乡愁,是深切思念家乡的心情。是中国诗歌当中一个历久常新的主题,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每阵歌楼的雨点,每阵西风里断雁的叫声,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都会勾起对故乡的眷恋。诗人们都会把难以排遣的思乡之愁诉诸于笔端。于是我们便能欣赏到那一首首凄婉哀伤的诗歌,感受着诗人那绵绵的思念,那柔美的哀愁。今天,老师将大家共同品读余光中先生的思乡之作《乡愁》,一起感受诗歌带给我们的美的享受!
二、作者简介
余光中,台湾诗人,散文家。1928年出生于南京,少年时在外求学,过寄宿生活,1948年迁往香港,1949年5月到达台湾,从此就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漂泊生涯,直至1992年大陆台湾互通往来,才第一次返回大陆。在这23年里,诗人多次想回到大陆看看,可惜都不能成行,在回乡无望的时候,他于1972年写下了这首如泣如诉、充满忧伤之情的《乡愁》。
三、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有人说,朗读是解读诗歌的敲门砖,一首诗歌,只有读出来,它的生命才能得到最完美的展示,才能真正走进诗歌的艺术殿堂。下面,请同学们放声自由朗读。
2、指名读。(强调:认真听,指出他的朗读好在哪儿,还有哪些处理不妥的地方。)
3、学生评价,引出诗歌朗诵的基本要求。
①语速—稍慢
② 重音
         以第一节为例,引导学生把握。
③节奏
④感情—是昂扬激越还是忧郁深沉的呢?
4、齐读诗歌
这是一首饱含思乡之情的作品,读起来让人的心不免随之沉重起来。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故国暂不能还,便滋生了那宝马香车也载不动的乡愁!让我们带着这份对诗歌的理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