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奉贤区2006-2007学年度高中语文必修三期末测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沪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中第三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4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3/2 16:00:5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4题,约6820字。
奉贤区200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年级语文试卷
                  2007年1月
(总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               
一、(6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 ~ 6题。(17分)
  ①黄昏、夕照的景象是迷人的。南北朝诗人谢眺的“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成了传诵千古的吟咏江南春晚的华章;而唐代诗人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则是一幅典型的北方风景画。
 ②在现代作家的笔下,夕照、黄昏更是多彩多姿。它具有美的形象。泰戈尔说:“黄昏时候的天空好像穿上了一件红袍,那沿河丛生的小树,看起来更像是镶在红袍上的黑色花边。”它又是富有音乐感的。高尔基说,当太阳走到大地里面之后许久,“天空中还轻轻地奏着晚霞的色彩绚烂的音乐”。而且还有性格,有情感。在莫泊桑笔下,“那是一个温和而软化的黄昏,一个使人灵肉两方面都觉得舒服的黄昏。”原来,黄昏竟是这样充满情趣。难怪夏洛蒂·勃朗特称许它是“二十四小时中最可爱的一个小时。”
 ③也许是从小就接受了这些教养和熏陶,所以我对于夕照、黄昏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小时侯,每年夏天去牧场割草都能欣赏到草原落日的奇景——滚圆的夕阳酷似过年时檐头挂着的红灯笼。下面衬托着绿绒毯一样的芊芊茂草,成就一幅天造地设的风景图。
 ④我也沉醉于海上的黄昏。在水天相接处,耀眼的夕阳像正在爆发的火山一样,喷射出万道光焰,把天际烧得通红。海面上,滚滚惊涛犹如万马奔腾,驰向那红宝石和炉火般的蒸腾滚动的霞辉里。
 ⑤然而,最使我难忘的是在万米高空之上看到的黄昏景观。那是在上海飞往北京的客机上。飞机起飞后,我习惯地透过舷窗玻璃向远方眺望。呀!一幅绚丽的图画简直使我惊呆了。在苍茫的天地交接处,映现出类似日光七色的横亘西天的宽阔彩带。紧贴黛青色天穹的是翠蓝和绀紫,下面是一层碧绿,再下面是一色的橘黄,再下面呈淡金、橙红色,靠近地平线的是一抹丹红,彩带下面是暗黑的大地。像这样瑰奇伟丽,还是第一次看到。二十分钟后,天空开始变暗,七色不甚分明,而后红色逐渐转暗,彩带全呈黄色,最后与大地融合在一起,看去像薄暮中大片成熟的谷物。这使我想起了那句“如果说朝阳是一种创造,那么黄昏便是一种丰收与成熟”的名言。
 ⑥我陷入了沉思。
 ⑦面对着如此壮美的黄昏景色,为什么古代诗人会吟出“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类充满萧瑟、悲凉之感的诗句呢?我想,也许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关。在按门阀取士、靠恩荫选官、凭年资进阶的制度下,无数被褐怀玉之士难以酬其夙志,加上临风落泪、对月伤怀的旧知识分子特有的情感,于是逢着友朋离别、世路艰难、盛年早逝等复杂感情宣泄的机会,自然就要迁情于景,产生悲凉之感了。
 ⑧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归根结蒂,与本人的精神境界或者说世界观紧密联系着。朱自清先生在五十一岁那年,特意反李商隐的诗意而用之,属就一幅励志奋进的中堂对:“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
 ⑨社会因素在这里固然起主导作用,但是,同时还有个对自然事物的认识问题。在古人眼中,日出日落,像人由少而壮、由壮而老一样,或者和花开花落相似。实际上,太阳除了自转而外,并未曾移动半步。日出日落的概念,如同我们坐在疾驰的列车上,看铁路两旁的村庄、树木似乎在一起后退一样,不过是一种错觉。认清这一点,再看落日、黄昏就不会产生迟暮、萧瑟之感了。
 ⑩我常想,如果没有那次万米高空上的游观,我对于黄昏夕照的印象,大概不会超出草原和海上的所见,自然也就不会产生上述新的认识。看来,人类要想不断认识更新更美的事物,就须不断地扩展自己的视野,开拓新的境界,进行美的探索。
  (选自王充闾《黄昏》,有删改)
 1、文章第②段说“黄昏更是多姿多彩……竟是这样充满情趣”。那么,黄昏多姿多彩的“情趣”表现在哪几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2、第⑥段“我陷入了沉思”一句独立成段,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第⑧段中朱自清的“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是反用李商隐《乐游原》中的诗句,请写出这两句诗。(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面对黄昏的景色,古人会常常产生萧瑟、悲凉之感的原因是   (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对本文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旁征博引,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增添了几许趣味;
    B.本文对黄昏夕照既有实写,也有想象,虚实相生交织。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