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韶关市2006-2007学年度高三语文第二次调研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粤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2/9 7:45:04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4道题,约20940字。
韶关市2007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
语    文
命题人:李达均等
2007.2
本试卷共10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在答题卷上。
2.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卷一并上交。
Ⅰ卷(阅读66分)
甲  必考题(46分)
一、现代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1~4题。
美丽的《诗经》   鲍鹏山
《诗经》对我们而言,是一个谜,它有着太多的秘密没有被我们揭开。可是,它实在是太美了,使我们在殚精竭虑不胜疲惫的解谜失败之后,仍然对它恋恋不舍。《诗经》是我们民族最美丽最缥缈的传说,可它离我们那么近,“诗云”与“子曰”并称,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几乎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圣经,左右着我们的思维与判断,甚至我们表情达意的方式都蒙它赐予——所谓“赋诗言志”。但它又总是与我们保持着距离——“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我们已经把“子曰”完全历史化,孔子其人其事已经凿凿可信,铭刻在历史之柱上,而作为“诗云”的《诗经》,却一直不肯降为历史——虽然我们也曾认定它与其他经典一样,是史,但那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它本来就不是描述“事实”而是表达“愿望”,如果说它是我们的心灵史,那倒很准确。它确是反映了周代广阔的社会生活,堪称周代社会的一面镜子,我们也因此为它冠以“现实主义”之名,但它真正的价值是它表达了那个时代的痛与爱、愤怒与柔情、遗憾与追求……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在“痛苦着他们的痛苦,追求着他们的追求”。它永远是鲜活的生活之树,而不是灰色的理论与道德教条。虽然,从孔子及其门徒开始,我们就在竭力把它道德化;至少从汉代开始,我们就一直把它学术化,但它永远是诗,是艺术,是感性的、美丽的,是作用于我们的心灵与情感并一直在感动我们而不是教训我们的。是的,它应该是,也一直是大众的至爱,是我们心灵的寄托与表达。
《诗经》与我们的距离主要体现在我们对它的无知上。事实上,我们无论对《诗经》本身及其中具体诗篇的解释,还是对《诗经》的搜集编辑成书、分类标准及意图,及它所呈现
二、古诗文阅读(33分)
(一)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8题。
灌将军夫者,颍阴人也。夫父张孟,尝为颍阴侯婴舍人,得幸,因进之至二千石,故蒙灌氏姓为灌孟。吴楚反时,颍阴侯灌何为将军,属太尉,请灌孟为校尉。夫以千人与父俱。灌孟年老,颍阴侯强请之,郁郁不得意,故战常陷坚,遂死吴军中。军法,父子俱从军,有死事,得与丧归。灌夫不肯随丧归,奋曰: “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之仇。”于是灌夫被甲持戟,募军中壮士所善愿从者数十人。及出壁门,莫敢前。独二人及从奴十数骑驰入吴军,至吴将麾下,所杀伤数十人。不得前,复驰还,走入汉壁,皆亡其奴,独与一骑归。夫身中大创十余,适有万金良药,故得无死。夫创少瘳,又复请将军曰:“吾益知吴壁中曲折,请复往。”将军壮义之,恐亡夫,乃言太尉,太尉乃固止之。吴已破,灌夫以此名闻天下。 
颍阴侯言之上,上以夫为中郎将。数月,坐法去。后家居长安,长安中诸公莫弗称之。孝景时,至代相。孝景崩,今上初即位,以为淮阳天下交,劲兵处,故徙夫为淮阳太守。建
乙  选考题(15分)
请在以下三、四两大题中任选一大题作答。不跨大题选做小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故宫里的小苦荬
冯文柯
①纤弱,虚幻,那些黄花就像人不小心产生的错觉。细碎的花儿,细碎的茎叶,轻得如同不想走动的风。
②我是在北京故宫的院子里看见它们的,其时天空坦荡,阳光夸张地大面积落下,把原本就金碧辉煌的殿堂涂抹得更加金碧辉煌。观光旅游的各色人等熙熙攘攘,我夹杂在不同的语言和不同的方言中,几乎弄不清我自己何以会来到这里。
③离开人群,我朝僻静的地方走去,周围立即变得空旷起来。这时那些黄花聚集了过来,它们一群接着一群,沿着青砖与青砖之间的缝隙,拥挤着悄悄走到我身边。
④这是一群来自乡村、来自大地深处的小苦荬。我熟悉它们,我们的乡村熟悉它们,我们的每一头牛,每一只羊,每一只野兔甚至蚂蚁都熟悉它们。它们是乡村的漫游者。它们常常相约在一起,到田坎边,到沟渠旁,到熟悉它们脚步声的地方走来走去。
⑤小苦荬,你们是谁的后代,你们的父辈,你们父辈的父辈什么时候来到这里?这座宫殿的大门和围墙像被诅咒的历史一样厚重,你们娇柔的肢体如何穿透了如此坚硬的咒语?或许,你们是跟随着一位乡村的民间女子来到这里,那位女子又是谁,是出入于传说的丫鬟?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