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诗歌鉴赏教案24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教案 / 高考复习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1/31 8:51:28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000字。
 课题:诗歌鉴赏题答题方法探讨
 训练重点:掌握诗歌鉴赏题的一般答题思路与模式
 训练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2006年全国17套试卷鉴赏题考查重点)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提问的方式如何,鉴赏诗歌题考查的重点还是形象、意境、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等五个方面。无论我们对一首诗歌鉴赏得如何准确、全面、深刻甚至独到,但只有诉诸文字,才能被阅卷老师了解和赏识。因此,对答案的表述就成了一件极其重要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得高分呢?
 (出示课题:诗歌鉴赏题答题方法探讨)
 二、新授
 1、依“问点”作答
 通过对全国题和各省市题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对考生的鉴赏要求中,即考查目标,都有一个明确的指向,我们可以称之为“问点”,例如2004年全国卷: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
 分析“问点”:这道题的“问点”有两个,哪个细节和什么感情。
 答题时,就应该紧紧抓住它们去回答,具体指出细节的内容和感情的内容。
 请看当年考生的答案:这首诗通过描写生活中的一个典型细节表达了思乡之情。
 再对比当年的参考答案: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
    再来看2005年全国卷:
雨后池上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请同学分析本题的“问点”。
 学生答后,老师指出:这首诗有两个鉴赏指向,一是“怎样”表现“平静”,二是从“静”与“动”的角度赏析。对于前一要求,要说清楚“怎样”二字,即运用什么手法,通过什么内容来表现的,对于后一要求,则要说明哪些内容是“静”,哪些内容是“动”,“静”与“动”是怎样的关系。
 请看当年考生的答案:这首诗一、二两句写静景,三、四两句写动景,通过动静结合来写“平静”。
 再对比当年的参考答案: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写“忽起” “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歌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