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光头发微》教案3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剃光头发微》教案
浙江省余姚中学 陈宜伦
教学目标:
学会用“以小见大”、“道古论今”、“幽默与讽刺”等杂文写作手法,指导自己的写作。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本文是怎样“道古论今、以小见大”一步一步展开全文的。
2.品味杂文幽默讽刺的语言写作手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导入:
请同学们看下面这则市井话语: (显示投影)
《名人和凡人》
名人用过的东西叫“文物”;凡人用过的视为“废物”。
名人酗酒称“豪饮”;凡人多喝叫“贪杯”。
名人略上年纪称“×老”;凡人年岁再高也叫“老×”。
名人与凡人握手谓“亲切”;凡人与名人握手叫“巴结”。
名人强辞夺理为“雄辩”;凡人据理力争叫“狡辩”。
名人做蠢事称“轶事”,传为佳话;凡人做错事叫“犯傻”遭人耻笑。
名人蓬头垢面谓“艺术气质”;凡人不修边幅叫“流里流气”。
名人发脾气叫“个性”;凡人发脾气叫“劣根”。
名人的无稽之谈谓“名言”;凡人的谨慎之言叫“废话”。
名人的空话谓“指导”;凡人的实话叫“唠叨”。
在现实生活中同学们肯定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对此,你有怎样态度、观点和看法 。
(请学生用一两百字写一写,教师点评。学生可能写得比较空洞、没有事例、空谈道理。先肯定,然后指出问题,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何满子的文章《剃光头发微》,看看作者是怎么组织文章的,怎样用细微的小事中阐明深刻人生道理的。我们先看文章题目——剃光头发微。
教学过程:
一、解题
发是“探究、揭露”的意思,作为“探究、揭露”之意,我们有很多熟悉的词,例如“揭发、发掘”等,其中的“发”均可当作“探究、揭露”讲;而“微”又是什么意思呢? “微”,即“奥妙”,类似词有“微妙”、“微言大义”等,“微”和“妙”都是“奥妙”的意思,“微言大义”即“精微的语言和深奥的含义”。
那么,作者由 “剃光头”这件小事而“发”(探究)的“微”到底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