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示范性高中2006-2007学年度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粤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0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1/22 21:21:09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6道题,约16450字。
广东省示范性高中高考模拟考试题(卷)
语  文
本试卷分第Ⅰ、Ⅱ卷两部分,共五道大题,共13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为必考题(133分),第Ⅱ卷选考题(17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试室号、姓名、考生号和座位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2.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必须写在答题卷的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卷交回。
Ⅰ卷  必考题(133分)
一、现代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1—4题。
"中国龙"没必要改称LOONG
国内有人建议要修正龙作为中国国家的形象标志,由此引起网上沸沸扬扬的争论。主张弃龙的人认为,龙在西方世界被认为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庞然大物,其形象往往会让部分西方人武断地产生一些不符合实际的联想,容易招致误读、误解或别有用心的歪曲。
记者在美国即兴作了小范围调查,没有发现美国人在把龙和中国联系起来时产生了不符合实际的联想,也没有误读、误解或别有用心的歪曲。
是不是如果西方有人因为龙的霸气和攻击性而对中国产生误解,我们就应该弃龙而就温顺的熊猫或其他什么无攻击性的动物呢?记者为此采访了长期从事东西方文化研究的美国旧金山《矽谷时报》副社长诺曼。他说,现在中国人太在乎西方人的看法,特别是美国人的看法。且不说大多数西方人都接受了龙作为中国的形象,即便真的有别有用心的人按图索骥,用西方传说中的恶龙来影射攻击中国,中国也不能因此而乱了方寸,腰腿发软,把自己民族的精粹舍弃了。
  诺曼说,中国龙和西方龙完全是两码事,此中国龙非西方龙。从外形上说,中国龙是由九种图腾组成的新图腾,龙嘴上有胡须。而西方神话传说中的龙虽然跟中国龙有些相像,但它更像恐龙或蜥蜴,身上长着翅膀,嘴上没胡须。从象征意义上说,中国龙是吉祥的象征,是风调雨顺的保证,是民族和谐的标志。而西方的龙在《圣经》里是魔鬼和撒旦,迷惑普天下,是邪恶和暴力的象征。如果因为西方龙而舍弃中国龙,那好比               。
  诺曼说,或许是因为中国龙和西方龙都没有真正存在过,是人们想象中的产物,这两种龙在英文单词里都被称为DRAGON。这种张冠李戴是历史造成的,也是东西方文化差异的产物。然而不管怎么说,当今天人们把龙和中国联系起来时,多数西方人心目中龙的形象是人们熟悉的中国龙,而非《圣经》里的恶龙,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西方人喜欢中国的舞龙表演,也不会有西方人在自己身上刻上龙的文身,NBA多伦多猛龙队也不会堂而皇之地把龙作为其形象标志。
  诺曼说,任何一个国家的形象都不是完美的。美国把极具霸气和攻击性而且极为贪婪的食肉动物秃鹰作为国家形象,难道美国会因为秃鹰会引起别国误读、误解或别有用心的歪曲而把它换成松鼠吗?代表俄罗斯的北极熊给人愚笨呆傻的印象,但别人也不会因此而小看了俄罗斯。
  在谈到是否有必要将DRAGON一词改为LOONG来称呼中国龙时,诺曼说,既然多数西方人已经习惯用DRAGON一词来表述中国龙,那么有什么必要去通过改名来迎合一小撮别有用心的人呢?
  诺曼认为,中国之所以有人提出要弃龙,其实这是一种传统的崇洋媚外和恐外惧外的心理在作祟。他说,中国在向世界开放的过程中,一方面不要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掉,另一方面也要警惕一切唯西方马首是瞻的心态。主张弃龙的人还认为,把龙作为中国的形象会助长西方国家对中国崛起的担心。
按此理论,是否把龙换成温顺的熊猫,中国威胁论就寿终正寝了呢?其实,鼓吹中国威胁论的人并不在乎中国的形象是龙还是其他的什么动物。
(2006-12-15  新华网)
1、文章一开始说到“国内有人建议要修正龙作为中国国家的形象标志”在外国人看来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   )(3分)
A担心龙作为中国的形象会助长西方国家对中国崛起误解。
B传统的崇洋媚外和恐外惧外的心理作祟。
C怕让部分西方人武断地产生一些不符合实际的联想,容易招致别有用心的歪曲。
D、中国龙是由九种图腾组成的新图腾,龙嘴上有胡须,比较凶猛,是暴力的象征。
2、根据文意,在划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如果因为西方龙而舍弃中国龙,那好比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8题。(18分)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其后行诣相者,曰:“祭酒,布衣诸生耳,而当封侯万里之外。”超问其状。相者指曰:“生燕颔虎颈,飞而食肉,此万里侯相也。”久之,显宗问固:“卿弟安在?”固对:“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帝乃除超为兰台令史。后坐事免官。
十六年,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以超为假司马,将兵别击伊吾,战于蒲类海,多斩首虏而还。固以为能,遣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超到鄯善,鄯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备,后忽更疏懈。超谓其官属曰:“宁觉广礼意薄乎?此必有北虏使来,狐疑未知所从故也。明者睹未萌,况已著耶?”乃诏侍胡诈之曰:“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侍胡惶恐,具服其状。超乃闭侍胡,悉会其吏士三十六人,与共饮,酒酣,因激怒之日: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