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260字。
高三语文早读材料(第六周)
(一)
一 成语
161. 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谦虚说法。
162. 不足为训:不值得很为效法的准则。训,准则。
163. 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比喻,使明白。
164. 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胫,小腿。
165. 不负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孚,使人信服。
166. 不为(wéi)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已甚,过分。
167. 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即,接近。
168. 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了不傲慢自大。卑,低下;亢,高。
169. 不稂(láng)不莠(yǒu):比喻人不成材,没出息。稂、莠,田里的野草。
170. 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二 赏诗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①催黄鸟,晴光转绿蘋②。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注:①淑气:温和之气。②绿蘋:一种生长在浅水中的水草。
三 文言文阅读
相州昼锦堂记 欧阳修
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
盖士方穷时,困厄闾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悔之。若季子不礼其于其嫂,买臣见弃于其妻。一旦高年驷马,旗旄导前,而骑卒拥后,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瞻望咨嗟;而所谓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汗,羞愧俯伏,以自悔罪于车尘马足之间。此一介之士,得志于当时,而意气之盛,昔人比之衣锦之荣者也。
惟大丞相魏国公[注]则不然。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自公少时,已擢高科,登显仕。海内之士,闻下风而望余光者,盖亦有年矣。所谓将相而富贵,皆公所宜素有;非如穷厄之人,侥幸得志于一时,出于庸夫愚妇之不意,以惊骇而夸耀之也。然则高牙纛,不足为公荣;桓圭衮冕,不足为公贵。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望于公也。岂止夸一时而荣一乡哉!
公在至和中,尝以武康之节,来治于相,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既又刻诗于石,以遗相人。其言以快恩仇、矜名誉为可薄,盖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而以为戒。于此见公之视富贵为何如,而其志岂易量哉?故能出入将相,勤劳王家,而夷险一节。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其丰功盛烈,所以铭 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
余虽不荣登公之堂,幸尝窃诵公之诗,乐公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于是乎书。
尚书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欧阳修记。
[注]:魏国公:韩琦,河南相州人,北宋著名的大臣。
(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
四 现代文阅读
变革“马屁股的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