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鸭蛋》教案6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1/19 6:39:43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4 总计:8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两个课时,约3840个字。
课堂教学备课设计
  桑元一中    学校      八    年级     语文   学科 时间 06.5.30备课人 崔荣晓   

章节名称端午的鸭蛋计划课时2  1
教学目标依据:1知识与技能.   2过程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指定
1.体会文章语言上的特色,品味其中韵味和情致。 
2.理解文章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
教学重点体会文章语言上的特色,品味其中韵味和情致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
媒体、教具运用小黑板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师生共同确立目标-引导自学-师生、生生互动-师生释然-强化训练或拓展训练。根据本节课灵活安排具体的内容灵活安排步骤,但步骤应全教学法设计,媒体、教具运用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门楣(mei2) 苋菜(xian4) 籍贯(ji2) 硝药(xiao1)、 腌腊(yan1) 络子(lao4) 大襟(jin1) 车胤(yin4) 
2.解释下列词语。 
门楣:门框上的横木。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籍贯:祖居或个人出生的地方。 
城隍:迷信传说中指主管某个城的神。 
肃然: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曾经沧海难为水:经历过沧海,对别处的水就难以看上眼了。 
与有荣焉:因而也感到荣幸。 
囊萤映雪:囊萤和映雪分别指晋朝车胤和孙康利用萤火虫的光和雪的反光刻苦读书的故事。 
二、导人 
    五月初五端午节,系百索子,做香角子,各种风俗带给人多少乐趣。单是一个小小的咸鸭蛋,就有说不完的美妙之处。倘若没有一种故乡 
情结,没有一颗超然自在的心,谁能从平淡的生活中咂摸出如许滋味? 

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学生初读课文,同时在文中圈点勾画主要词语

四人小组讨论回答。学生间互相评价,互相示范
教学设计
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剧。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发表小说《受戒》、《大淖记事》。著有散文集《汪曾祺自选集》。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第l自然段),对家乡端午节风俗的描写,十分富有地方特色,同时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描述家乡最有名的是咸鸭蛋,尤其是双黄鸭蛋。 
    第三部分(第4~6自然段),写孩子们如何吃和玩端午的鸭蛋。 
四、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部分。 
    提问: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这与写高邮鸭蛋有何联系? 
学生复述端午节的风俗。 
明确: 
    作者先介绍端午节的一般习俗:①系百索子②做香角子③贴五毒④贴符⑤喝雄黄酒。 
    而后又详细介绍了家乡特有的风俗:"放黄烟子"、吃"十二红",进而引出家乡的特产--高邮鸭蛋和"挂鸭蛋络子"的习俗。 
(二)学习第二部分。 
    学生朗读文章第2、3自然段。 
    提问:家乡高邮鸭蛋有何特点?作者着重写了哪些内容?在写法上有何特点? 
    学生讨论、交流。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