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题,约5750字。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
语 文 试 卷 (120分钟)2007.1
第Ⅰ卷(选择题,共20分)
考生须知 1.考生要认真填写密封线内的学校、班级、姓名、学号。
2.第Ⅰ卷均为单项选择题,答题前认真审题,将答案填写在本卷表格中。
3.第Ⅱ卷有多项选择题、简答题,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在本试卷上作答。
4.答题时字迹要工整,卷面要整洁,必须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书写。
5.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共20分)
得 分
阅卷人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隽永(jùn) 和睦(mù) 邂逅(hòu) 婚丧嫁娶(sàng)
B.熨帖(tiē) 嫉妒(jí) 恪守(kè) 卓有成效(zhuó)
C.肤浅(fú) 坍圮(pǐ) 宁谧(bì) 蓊蓊郁郁(wěng)
D.跫音(qióng) 愤懑(mǎn) 召唤(zhào) 汹涌澎湃(bài)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砥砺 诚挚 神秘莫侧 不名一钱
B.签暑 慰藉 无精打采 鸦雀无声
C.诅咒 亵读 举世震惊 祟山峻岭
D.佝偻 萎缩 梦寐以求 坚忍不拔
3.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这样的大学,应该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 ,应该是认识未知世界、探求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 ,应该是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 ,应该是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 。
A.摇篮 前沿 力量 桥梁 B. 力量 摇篮 前沿 桥梁
C.桥梁 前沿 力量 摇篮 D. 前沿 摇篮 桥梁 力量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对于药品质量参差不齐、药品虚假广告泛滥等损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卫生部制定了一系列更加严厉的监管措施。
B.通过这次“树学习标兵,促后进进步”的标兵评选活动,大大激发了许多学习落后同学的学习积极性,也使班级中出现了你追我赶的学习热潮。
C. 近日区法院审结了这起案件,违约经营的小张被判令赔偿原告好路缘商贸公司经济损失和诉讼费三千多余元。
D.对于天安门广场等七个红色旅游景点是否收门票的问题,国家旅游局新闻发言人已在记者招待会上予以否认。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记载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史实。
B.《战国策》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
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D.“二十四史”是指我国古代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
得 分
阅卷人
二、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阅读《劝学》(节选),完成6—10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
A.木直中绳 (zhòng) B.虽有槁暴 (gǎo)
C.声非加疾也 (jī) D.假舆马者 (yú)
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学不可以已 已:停止 B. 輮以为轮 輮:通“煣”,用火熨木使弯曲
C.金就砺则利 金:黄金 D. 吾尝跂而望矣 跂:提起脚后跟
8.下列句中的“而”所表示的关系判断不正确的一项( )
A.吾尝终日而思矣 (而,连词,表修饰关系)
B.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而,连词,表转折关系)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而,连词,表递进关系)
D.蟹六跪而二螯 (而,连词,表并列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