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4000字。话题作文讲座
彭丹俊
第一部分:总 论
一、如何看待基础等级与发展等级
关键在于抓住基础等级
从1999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文体不限开始,大作文升值为60分,在60分里发展等级占10分。其实,这“发展等级”对绝大多数考生来说,实际意义不大。因为基础等级50分,你把这50分拿回来就足够了,你前面得80分+50分=130分,少说点前面得70分,70+50=120分,5科600分,国家重点都没问题。
问题在于你连50分也拿不了,你连40分也不敢保证。一个十分现实、十分紧迫的问题是在高三这有限的时间里要苦练基本功,把基础等级的50分拿到手。多年的高考实践证明,我们的考生在低层次的问题上失分太多,我们面临的不是如何夺得奥运会冠军的问题,而是如何冲出亚洲的问题,不仅在作文上,基础知识上也是,一提能力题大多数人都感兴趣,其实真正毁了你的不是能力题,而是基础知识题。你的作文在基础等级上就丢盔弃甲,发展等级对你来说还有什么实际意义呢?所以我说,不要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抓基础等级。
二、不是题外的话
考场作文,由于其特殊的环境、特殊的形式、特殊的批阅方式,使其具有了有别于平常普通作文的特殊之处。除了普通作文中要求的内容、表达、创新之外,还应特别注意一些看似不重要、不相关的特殊因素。这些因素往往影响着你最终的得分。考场作文的定律是:写作能力难以等于写作得分,但我们可以尽量缩短两者之间的差距。
1.谈化文体要求不等于淡化文体
一篇文章必须符合文体要求——这是拿基础等级分的起码条件,大多数考生在这条上痛失良分。淡化文体要求不等于淡化文体,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淡化文体要求是相对于出题人来说的,即出题人对考生说:你写什么文体我放宽,不做惟一的限制,即文体无高下,你选记叙文我按记叙文的标准衡量你,你选议论文我按议论文的标准衡量你,你选散文我按散文的标准衡量你——文体本身无高下。但同一文体,区别就大了。许多考生误以为“文体不限”就是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了。写出的文章记叙不记叙、议论不议论、散文不散文,既不是猪也不是羊,弄出一怪胎来,没法得分。也就是说出题人淡化文体要求,可考生必须强化文体意识,在选择文体时你有最大自主权,但一经选定某种文体,判卷入就会按某种文体的标准来衡量你。每年高考下来在这上面丢分的人是很多的。
2.拿你最好的马参赛
当你选择文体时应选你最有把握写好的,即你所选的必须是你最懂得这种文体标准的。而且言之有物,保证拿分。命题人尽最大可能给每位考生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尽量让每个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参与竞争。让每个人拉出最好的马来,一次决胜负。知道了这一点,你在选定文体时,必须选你最好的“马”——符合文体标准的好作文,不能是非驴非马的“骡子”,因为它只善于拉大车驮东西,不善于跑。
3.选择文体的技巧
选哪种文体才能得分——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奥妙不同,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如果你对写每种文体都平分秋色,我建议你首选记叙文,其次议论文,没十分把握最好别选散文,因为散文在各种文体中是最难写好的,十八九岁的中学生,很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到语言的优美上,很少有人时刻想着如何表现主题,因为一写散文就激动了,把小本上记的那些美文片断都糊上去了,写着写着就成了“形散神更散”了。
考场作文,特别是容易写成议论文的话题作文,大多数考生很自然地写成议论文。议论文不外乎论点、论据、论证三点。而中学生很难把议论文写得透彻、深刻,很少有人能揭示出问题的本质。更多的是千篇一律,流于俗套。在议论文领域拿“发展等级”的分可谓难矣。
而记叙文却可千变万化,可以编千百种故事,只要故事曲折生动,只要情节真实感人就可得高分。尤其在千篇一律的议论文中看到一篇曲折生动的记叙文,判卷老师那种为之一震的心情可想而知,这分数自然也就可想而知。这“发展等级”的分恐怕是难以拒之门外的。如:1998年《战胜脆弱>的高考作文一个考生记叙文的故事梗概是这样的:
高中三年来一直靠年迈的父亲支撑着这个家,我上高中,妹妹上初中,先是妈妈病了,常年卧病在床。父亲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人,父亲为给母亲治病,为供养我兄妹两个上学,把家里的鸡蛋都卖了。可是就在临近高考的
5月份,父亲卖鸡蛋回来的路上,让汽车撞断了腿,肇事司机又逃逸了。父亲住院需要上万元医药费。从5月份我不得不从学校搬到医院,一边伺侯父亲,一边复习功课,咬紧牙关,强忍热泪,不分白天黑夜。困了就伏在病床边睡一会几,醒了就写呀算呀,最后我战胜了意想不到的困难,今天我又坐在了人生的考场上,我知道我今年可能考不上,但是我能坐在这里,说明我已战胜脆弱走向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