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案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1/10 16:43:1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2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200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作者简介:
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她生下来时,是一个正常的儿童,但19个月时,生了一场病,双耳失聪,双目失明。七岁时,安妮·莎莉文担任她的家庭教师,教她学盲文,学唇语。从此成了她的良师益友,相处达50年。在莎莉文的帮助下就读于马萨诸塞州剑桥女子学校,又入剑桥的拉德克利夫学院,190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在大学期间写了第一本书《我生命的故事》,叙述她如何战胜病残,不仅给盲人而且给成千上万的正常人带来了鼓舞。这本书被译成50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以后她为许多杂志撰写文章,还写了几部自传性小说,《我所生活的世界》《从黑暗中出来》《我的信仰》《中流——我以后的生活》和《愿我们充满信心》,在这些著作中,她表明黑暗与寂静并不存在,她自己也是个有理智的人。1936年莎莉文逝世,波丽·汤普逊接替,也成了她的亲密朋友。凯勒后来成了卓越的社会改革家,她到美国各地,到欧洲、亚洲发表演说,为盲人和聋哑人的教育筹集资金。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又访问多所医院,慰问失明的士兵。她的精神受人们的崇敬。1964年被授予美国公民最高的荣誉——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又被推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著名的传记作家范怀克·布鲁克斯为她写了传记。
一.解读引言(1-5)
1.作者提出了哪两种假想。
[第一种假想——假如“我们明天就会死去”;第二种假想——“每个人在他的初识阶段患过几天盲聋症。”]
  2.  这两种假想有什么作用和效果。
[第一种 这种态度可以尖锐的强调生命的价值。可以激发人们去珍爱生命,珍惜生活。
第二种 黑暗会使他更珍惜视觉,哑默会教导他更喜鹊声音。]
3.假候毕竟是假想,不等于现实,那么现实又是怎样的呢。作者把假想和现实作了一个对比。
 [  第一种假想——假如“我们明天就会死去”—— 可以尖锐的强调生命的价值
    时间在我们面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不断延伸开去,我们大多数人都对眼前已有的一切熟视无睹,视若当然
    第二种假想——“每个人在他的初识阶段患过几天盲聋症。”——黑暗会使他更珍惜视觉,哑默会教导他更喜鹊声音
    从森林里回来的朋友说“没有什么特别的”。
    作者总结出一句比较经典的话就是——“有视觉的人看得很少。”并且说“我这个不能用眼睛看的人,仅仅凭借触觉,就能发现好几百种使我感兴趣的东西。”接着想象自己走进森林,通过触觉去感受林中许多可爱的东西。(并用“四季的盛景是一场极动人而且演不完的戏剧”来赞美)
4.请找出相关的句子加以体会。作者是怎样走进森林,用自己的双手,通过触觉去感受林中许多可受的东西的呢。
教师讲评:作者一个三残合一的人,一个没有视觉的人,盲聋哑三残合一的人,仅仅凭借想象的触觉,就能把森林中那些可爱一花一鸟,一草一木写得如此形象、逼真、动人,确实不简单。这是出于对光明的强烈追求,也是超越光明的非凡想象。
  5.第五段作者发出一怎样的感慨呢?
   [A.仅凭借触觉就能……凭视觉将会有多少美展现出来啊!(触觉与视觉的对比)
B.……他们认为是理所当然。
C.视觉……只被作为一种便利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