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小题,约9070字。
2006——200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选择题(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两处错误的一项是( )
A.参与(yǔ) 哂笑(xī) 箴言(zhēn) 味同嚼蜡(jué)
B.僭笑(zān) 连累(lèi) 兴奋(xīng) 百舸争流(gě)
C.胡诌(zhōu) 字帖(tiē) 勾当(gòu) 俟机进攻(yì)
D.刹那(chà) 拘泥 (nì) 笼统(lǒng) 惩一儆百(jì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少的一项是( )
A.安祥 融汇贯通 无可奈何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B.国粹 惹是生非 自由散慢 前师不忘,后世之师
C.婉然 分内之事 各自为正 以言以蔽之
D.抱歉 震聋发聩 一生漂零 昂之弥高,钻之弥坚
3.下列横线上所填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这就是说,要诗人把由繁复的生活现象加以高度______的东西,还原到它原先的状态中去。
②要是把长城当成了古董,而且一味地陶醉于先人创造的业绩,则长城也可能成为锁链,我们将因而______不前。
③当诗中跳跃的______被我们所理解时,我们因创造性的艺术欣赏所获得的怜悯是难以形容的。
A.精炼 停止 奥秘 B.精炼 停滞 奥妙
C.精练 停滞 奥妙 D.精练 停止 奥秘
4.下列句子中加点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几年时间,张明不但成为博士生,而且发表了几篇颇有影响的论文,令人侧目而视。
B.许多人只会喊口号,一遇到有什么事要做,就玩空城计,你推我,我推你,谁也不肯干。
C.年逾不惑的二月河,创作了《康熙大帝》,终于在文坛崭露头角。
D.温总理吟诵艾青诗句,全场鸦雀无声,仔细品味着温总理的真情告白。
5.选出下列句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人是借助于另人惊异的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创造文化的生物。 (《人是什么》)
B.贝多芬就是在满脑子的创作计划中溘然长逝的(他说他准备再写出几部大作品,然后就像一个老小孩那样同尘世告别)。 (《人是什么》)
C.而事实又正是这样的,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于是一用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而在诗歌的语言中,乃又不仅限于“木叶”一词而已。 (《说“木叶”》)
D.与这种态度截然相对的是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主张。(《孔孟》)
6.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前不久,在加拿大召开的有20个国家400多位科学家参加的第八届激光学术会议上,这两篇论文受到高度重视,给予了颇高评价。
B.如果不重视网络道德建设,一些道德败坏现象及消极落后思想就可能通过网络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违反正常的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的大局。
C.广东国投破产事件暴露了中国金融业的风险隐患,为非银行金融机构经营管理提供了教训,向我国金融业敲响了警钟。
D.在技术革新中,公司组织有关人员围绕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对工艺设计、设备保养和质量检测等部门进行了调顿。
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0题。
儒家道统:专制皇权的制衡力量
以往,人们常常把专制主义与“封建社会”和“孔孟之道”联系在一起。现在,中国历史学界已经基本上达成共识,把西欧封建社会套用在中世纪中国是错误的,专制主义与封建主义原本是两种不相容的政治理念和制度。而专制主义与孔孟之道的关系,尚待进一步的澄清。
首先,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后的儒学,已经不是原汁原味的“孔孟之道”,诸如“君臣友道”之类的观念已经从元典中消失了踪迹。其次,儒学也并非专制主义的主要思想资源。有人认为,法家在缔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