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想像在比较中起航——《女娲造人》教学案例分析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1/8 11:59:13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0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710个字。
让想像在比较中起航 
    ---- 《女娲造人》教学案例分析
学    科:    语    文     
姓  名:  金  学 潮    
学    校:  岩 头 镇 中 学 
电    话:  13757737618   
让想像在比较中起航 
              ———《女娲造人》教学案例分析
【案例主题】
想象力是创造力的源泉,如果没有想象,人类就不可能有创造发明。一个有创新能力的人必善于独立思考、多角度思考,思维呈发散型。因此,多角度想象训练、发散型思维训练,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独特性。通过比较性阅读来抓住初中学生喜欢看童话故事的特点,用他们纯真善良的童心,展开想象来表达他们的愿望。
【案例背景】
《女娲造人》是根据《风俗通》中有关“女娲造人”的记载改编的。作者以大胆新奇的想像,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进行富有人性化的演绎与扩充,使得这个古老的神话传说充满生活气息,焕发出迷人的色彩。课文详细叙述了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表现了原始初民对人类自身来源的好奇、追索,以及在当时社会生活条件下所做出的极富想像力的解释。
通过本案例试图探索以下几个问题:
1、探索“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培养能力”课堂教学;
2、如何应用比较阅读理解课文内容的教学方法;
3.探讨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学生想象,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
【课堂实录】
片段一:比较阅读
比较阅读,整体感知故事情节,初步感受想象的作用   
《女娲造人》
通常说天地开辟以后,还没有人类。女娲揉团黄土造成人。这项工作太费力,女娲忙不过来,就把一根绳子放到泥浆中,拉出来,溅出的泥点子就成了人。
女娲在神祠里祷告,祈求神任命她做女媒。于是女娲就安排男女婚配。
1、请大家看材料,这篇文章写了什么内容。然后默读课文《女娲造人》,将
课文与短文材料比较阅读。、
(学生读完材料与课文后)
师:你更喜欢哪一篇文章?
生:喜欢课文。(学生情绪比较高)
师:为什么?
生:因为它写的比材料要好些。
师:好在哪?
生1:课文比材料写的详细,具体。
师:还有补充吗?
生2:还有课文比材料写的内容要丰富的多了。
……
师:看来,大多数同学更喜欢课文。袁珂的《女娲造人》是根据《风俗通》中的两则短文改编的。主要是《风俗通》中的短文情节较简单,是故事的骨架。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相关文章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