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送别》ppt11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课件 / 高中第四册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wmv
  • 资源大小: 17.45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1/4 19:17:4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21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18张,有3个视频资源配合。
《长亭送别》教案

    吉林省通榆县实验高中语文组   毛玉才

指导思想: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素质、能力培养为主线。
学习目的:
知识:把握情节结构和人物形象,品味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
能力:培养学生概括、分析、鉴赏能力以及运用修辞驾驭语言的能力。
德育:培养学生朴实的人生情感,要有敢于冲破旧观念的精神。
学法:诵读-品味-鉴赏
教学重点: 欣赏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教学难点: 艺术形象崔莺莺的典型意义
教学方法、手段:
通过教学媒体创设情景,培养学生初步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和语言特色的能力。以诵读为辅助,以文学鉴赏为纽带,带动词句的理解和思想内容的分析及艺术手法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课前10分钟)播放影视音乐李叔同的《送别》,创设抒情氛围。
2.导语。(随堂低音量播放钢琴曲《粱祝》,教师随乐引导)刚才听到的这支曲子是什么名?写的两个人是谁?(粱山伯、祝英台)这个故事为什么能够流传至今,深深地打动人们呢?因为它讲述的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有人曾说:“爱情,回忆中的比现实中的更美好;爱好,舞台上的比在现实中的更感人。”你们还知道哪些感人的爱情故事?(由学生畅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在中国戏曲舞台上曾经轰动一时,久演不衰,影响深远的元代杂剧《西厢记》,这是王实甫在唐元稹的小说《莺莺传》悲剧情节基础上改编的一个喜剧,(你知道中国十大古典喜剧有哪些吗?)《西厢记》讲述的是相国千金小姐崔莺莺与穷书生珙的爱情故事。这节课,我们要欣赏其中最精彩的一折戏《长亭送别》。      
二、新课教学:
(一)作者简介
王实甫(约1260——1336),名德信,字实甫,大都(现在北京市)人,元代著名杂剧作家。他的创作活动时期约在元成宗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据贾仲明《凌波仙》吊词介绍,王实甫在当时即享有盛名,常与演员歌伎往来。长期混迹于教坊、行院,与伎艺为伍,当是位不得志的落拓文人。所作杂剧十四种,仅存《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四丞相高会丽春堂》、《吕蒙正风雪破窑记》三种及《韩彩云丝竹芙蓉亭》、《苏小卿月夜贩茶船》各一折。剧作大都以青年女性反抗封建礼教为题材,塑造了崔莺莺、红娘、刘月娥等不同妇女的典型形象。他的作品戏剧性强,曲词优美,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王实甫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语言艺术大师,他吸收了当时民间生动活泼的口语,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融化百家,创造了文彩斑斓的元曲语汇,成为我国戏曲史上文采派最杰出的代表,形成了非常优美的“花间美人”的艺术风格。
(二)概述《西厢记》故事情节
《西厢记》的故事来源于唐元稹的小说《莺莺传》(又名《会真记》)。小说叙述唐贞元年间寄居蒲州普救寺的少女崔莺莺和书生张生恋爱、终被遗弃的悲剧故事。
书生张珙在普救寺与前相国的女儿崔莺莺相遇,彼此一见倾心。为了能与莺莺亲近,他寓居于普救寺的西厢房。叛将孙飞虎率兵包围普救寺,要抢莺莺。老夫人当众宣布:谁能退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