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学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语文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12/30 6:52:03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300个字。
7、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漳州市华侨中学     赵陈丹
一、目的要求: 
1、了解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知识青年的特殊历史。 
2、体会诗人在离开北京一瞬间独特的内心感受。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离开北京那一瞬间的感受。 
难点:诗句中一些句子的含义。 
三、教学时数:一教时 
四、教学步骤过程: 
课前准备
1、背景简介
“文化大革命”,全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这是一场在中国现代历史上空前的政治运动,它从1966年开始到1976年结束,历时整整十年,其对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造成了极其深远的破坏性影响,文学当然在此之列,知识分子在这场运动中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因为文化大革命从一开始就以文学艺术作为其主要批判领域,虽然在它的背后有着更为险恶的政治权力斗争作为枢纽。
2、作者简介 
食指,本名郭路生,当代诗人,被称为新诗潮诗歌第一人。生于1948年。“文革”中因救出被围打的教师而遭受迫害。 1968年到山西插队,70年进厂当工人,71年参军73年复员,曾在北京光电技术研究所工作。1973年因在部队中遭受强烈刺激,导致精神分裂,入北医三院就医。出院后继续写作。1990年至今在北京第三福利院接受治疗。2001年4月28日与已故诗人海子共同获得第三届人民文学奖诗歌奖。著有诗集《相信未来》、《食指、黑大春现代抒情诗合集》、《诗探索金库·食指卷》、《食指的诗》等。 
他在“文革”中开始写诗,《相信未来》曾被江青点名批判。其诗被朋友及插队知青辗转传抄,广泛流行于全国,影响深远。即使在精神病院里也未停止创作。
3、作品简介
在那个时代的官方政治话语里,“上山下乡”被解释为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改天换地、大有作为的神话,文学作品往往掩盖了当事人的真实感受。在当时流行的艺术模式中,个人的爱憎感情必须以阶级标准来判断,“小我”的感情必须服从“大我”的理想,在这种话语模式中,个人真正的感情必须按阶级的标准来过滤与消解,其任何流露如果不归结为对革命理想的衬托,都有可能被认为是可疑甚至是反动的。食指的诗与“文革中”公开发表的文学大相径庭,即使与六十年代公开发表的作品相比,也具有迥然不同的特点,标志着年轻一代不但在精神上从“乌托邦”中觉醒,而且尝试以自己的独特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感性体验与理性思考,而且走出政治权力者制造的梦魇,回归到个体的真实体验,也因此具有一种涤除了政治权力话语之后的真率与清新。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背景》与作者的另一首诗《相信未来》一起在知青中广为流传。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