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000字,侧重对作品的意境美进行鉴赏。
《听听那冷雨》教案
江苏省江都中学 吴春梅
设计思想:
《听听那冷雨》是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二“慢慢走,欣赏啊”专题第四模块“一花一世界”中的一篇文章。作者调动了听、视、嗅等多种感觉方式,将少年生活的回忆、古诗画的意境和现实观感等会聚在一起,编织成一曲情感委婉浓郁、意境深广幽远、旋律节奏优美的文字乐章。通过对台湾春寒料峭中漫长雨季的细腻感受的描写,真切地勾画出一个在冷雨中孑然独行的白发游子的形象,委婉地传达出一个漂泊他乡者浓重的孤独和思乡之情,表现了一个远离故土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深情依恋和赞美。
“慢慢走,欣赏啊”这一专题的学习关注学生通过活动体验的方式对文学作品之美的鉴赏品味,关注学生在鉴赏活动中的个性解读、多元解读,和对阅读的空间的开拓创新。而《听听那冷雨》一文的学习在这一指导思想之下尤其侧重于对文学作品的意境美的鉴赏。
鉴于以上我对教材的认识,我把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教学目标:
1、在把握余光中独具魅力语言的基础上体会其情思进而感受文章的意境美。
2、根据自己的经历,借鉴文本的表达技巧,能够写出情景交融的文段。
教学难重点:
品味语言,感受文章的意境美。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我知道,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方自己的故乡,故乡之于我们,就如同母亲一样。曾经爱过,就永远爱过,永远不能忘怀。尽管可能会因为岁月的漂泊而变得沧桑,但那曾有的思恋,却永远不会改变,因为它藏在心的深处,时不时的浮上来,温暖我们一生的梦。那么在这种思恋中再加上一点雨呢?一点冷冷的雨,又会怎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入余光
中的“冷雨”中,寻找那一份久违的感动。(幻灯1)
二、1到4小节分析:
1. 文章的题目是《听听那冷雨》,课前你们已经预习过本文你们觉得全文都是在写听雨吗?
不是。
2.你们看作者写听雨是从哪一小节开始的?
第五小节
3.大家看课文前面四小节侧重于从哪些方面写雨呢?或者说从哪些感官写雨呢?
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
板书:看、嗅、舔。
4.既然文章的题目是《听听那冷雨》,那么你们有没有想过作者前文写看看、嗅嗅、舔舔那冷雨的意图可能是什么呢?
我们觉得一方面这是一个铺垫,另一方面它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借用作者文中的话说“走入霏霏,想入非非”的意境。
板书:境 走入霏霏
意 想入非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