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550字。
与高中课文相关的对联
刘纯文
名人撰联悼鲁迅
1.“著述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遗言犹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著名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蔡元培撰联,对鲁迅一生的文学功绩及对社会的贡献作了高度的评价。
2.“方悬四月,叠坠双星,东亚西欧同陨泪;钦诵二心,憾无一面,南天北地遍招魂。’
我国现代文学的另一位旗手郭沫若撰联。“双星”指鲁迅和高尔基,高尔基与当年6月18日逝世,与鲁迅逝世正好相隔四个月。“二心”指鲁迅的杂文《二心集》。此联感情真挚,意义深远,既沉痛哀悼鲁迅的逝世,又正确评价了鲁迅在中国和世界文坛上的崇高地位。
3.“译著尚未成书,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这是埃德加·斯诺与姚辛农合挽鲁迅。鲁迅生前曾悉心指导斯诺编译《活的中国》一书,可书稿还未翻译完便传来了鲁迅病逝德噩耗。斯诺在悲痛之下,撰联寄托哀思,联语用词生动贴切,且赞且叹,敬仰之情溢于言表。
4.“踏《莽原》,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呐喊》;痛《毁灭》,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彷徨》。”
北京《晨报》副刊编辑孙伏员撰联,他以鲁迅的作品(包括译著)及其所主编的刊名缀成挽联,以示哀悼。
5.“这世界如何得了,请大家要遵从你说的话语,彻底去干;纵躯体有时安息,愿先生永留在我的心头,片瞬勿离。”
著名爱国人士沈钧儒撰联。联语语言通俗、平实,表达了当时人民群众期望“鲁迅先生不死”的共同意愿。
6.“要打叭儿落水狗,至死也不宽恕,懂得进退攻守,岂仅文坛闯将;莫作空头文学家,一生最恨帮闲,敢于嬉笑怒骂,不愧思想权威。”
1950年,陈毅元帅在鲁迅逝世14周年时撰联。挽联构思精巧,切人切事,堪称联中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