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散文选读)《送考》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其它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12/25 2:12:44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0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1课时,约3300字,为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教案。
送 考
南京市第四中学 胡炜
教学目标:
1、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体会人物的心理感受。
2、领会作者在《送考》一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情感
3、了解丰子恺的人生态度和为文态度。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与步骤:
导入:
介绍丰子恺生平:
1898年11月9日,丰子恺出生在浙江省桐乡县。由于是同辈中唯一的男孩子,他自小便被包围在脉脉的温情中,这种温情后来跟随了他一生,浸透在他的性格里,使他总是以温柔悲悯的心来看待事物;发散在他的笔下,就变成平易的文字和纯仁的画风。
1914年,丰子恺考上了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这所学校里,丰子恺结识了对他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的两位老师——李叔同和夏丏尊。前者不仅给予他音乐和美术上的启蒙,也在为人处世上为他作了榜样;而后者所提倡使用生动活泼的白话文、如实地表现自己真实的感受的主张,则始终被他奉为圭皋,成为他以后散文创作中的最可亲可爱的特点。在这两位与他情谊深厚的老师那里,丰子恺找到了伴随他一生的三样东西--文学、绘画和音乐。
1918年,李叔同出家为僧,丰子恺自此与佛教结缘。
1919年学校毕业,组织发起"中华美育会"。创《美育》杂志。创办了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所包括图画、音乐、手工艺各科的艺术师范学校--上海专科师范学校。
1926年,丰子恺参与发起和创办开明书店。
1927年11月,从弘一法师皈依佛门,法名婴行
1933年,故乡新居"缘缘堂"落成,自此专心译著
文革中遭迫害,1975年逝世。
一、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并说说你认为本文着重表现什么。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丰子恺的《送考》,请同学先默读课文并思考在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几个场景,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每个场景的内容。(5分钟阅读、思考,可以同桌讨论)
送考途中——考试前(旅馆中)——考试后(旅馆中、茶店中)——回乡
二、探讨文章的主要思想
思考:作者说自己有“闲散心情”,来 “旁观孩子们的投考”,那么,作者看到了什么?又有怎样的感受呢?
1、村民关心的是和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事,“但那班投考的孩子们对此如同不闻不见,只管埋头在《升学指导》、《初中入学试题汇观》等书中。……旱灾是发生在浙西一带,那儿本是江南水乡,但现在那儿都发生旱灾了,说明情况的严重,但学生对这些和生活密切相关的东西都漠不关心,所学的知识都是和生活毫无关联的。
 “我恼羞并不成怒,笑着,倚在船窗上吸烟。”
2、考试前:“乘进火车,他们又拿出书来看;到了旅馆里,他们有拿出书来看。……我五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