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四大块,约6100字。本学案紧跟学生实际,注重积累基础知识,同时配有巩固练习,较实用。
《寡人之于国》学案
王淑君 (河北玉田林南仓中学)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的重点是孟子及其思想。
2.掌握的重点是①理解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②掌握“数”、“直”、“发”、“胜”、“兵”等多义词的义项,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等句式的特点。③体会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学习掌握一定的 论辩技巧
3.积累文言知识,用于阅读文言文。
二、作者及作品情况: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他是子思的再传弟子。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很尊敬他,但亦终不见用。于是归而述孔子之意,明先王之道,以教弟子。孟子死后,他的门人万章、公孙丑之徒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孟子》是一部全面反映孟子思想的语录体散文集。《孟子》的中心思想是“仁义”,是孔子学说的发展。孟子主张行“仁政”而“王天下”,仁政的具体内容是“省刑罚,薄税敛”,使民有“恒产”,“养生丧死无憾”。《孟子》散文的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有纵横家、雄辩家气概,充分反映了战国时代尖锐激烈的社会纷争。
三、课内知识总结
1.通假字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直不百步耳
2.一词多义
①数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数罟不入 池
范增数目项王 历载八百余年,数极德尽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②发 百发百中 朝发白帝,暮宿江陵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③直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荀有宝剑,可直百万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有一老父,衣褐,至良(张良)所,直堕其履圯下
④兵 可汗大点兵 弃甲曳兵而走 穷兵黩武
兵者,国之大事 公不论兵,必大困
⑤胜
不违农时,谷物不可胜食也 仁之胜不仁也,犹水之胜火 风景名胜 日出江花红胜火
⑥之
邻国之民不加少 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填然鼓之 申之以孝悌之义
⑦于
寡人之于国也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青,出于蓝
3.特殊句式
非我也,岁也。 未之有也。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4、词类活用
则移其民于河东 填然鼓之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者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无罪岁
5、古今异义:
则移其民于河东 斧斤以时入山林 然而不王者
四、能力升级
基础知识
1.对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字词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饿莩piǎo 洿池wū 中绳zhōnɡ 金石可镂lòu
B.庠序xiánɡ 孝悌tì 狗彘zhì 跂而望矣qì
C.供养ɡònɡ 槁暴pù 衣帛bó 弃兵曳甲yè
D.须臾yú 跬步kuǐ 驽马nú 锲而不舍q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