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350个字。分考点聚焦,复习要点,例题评点和冲刺终点四部分。
中考语言综合运用复习与演练
广西 全州二中 杨多校541500
一·考点聚焦
考查学生分析、评价的能力,主要着眼于语言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表现,体现语言与生活的联系,考查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运用语言的能力。
分析:对文字内容的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与疑问,对阅读作品有自己的体验。
评价:能联系文学背景,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
分析、评价是体现新课标理念的一种“新面貌”,近年来才崭露头角。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这部分题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其设题角度为:①拟写句子;②对句子的品评,对图表的分析,对标志物的阐释;③考查文学名著的名称、主要内容、作者、主要情节及阅读评价。
二·复习要点
(一)仿写
1. 句式一致 从句式角度看,主要有并列句、假设句、因果句、转折句,仿写就是要准确地把握语法结构,又要抓住句子的中心意思。
2. 修辞一致 从修辞的角度看,主要有比喻句、排比句、对比句、拟人句、对偶句,仿写时要关注例句的语言艺术和修辞手法。
3. 意趣一致 语言要吸引人,除了讲究句式与修辞外,更重要的是有意趣、有内涵、有思想性,否则,读来枯燥乏味,仿写时要特别注意透过例句的表面形式看到它的内在意趣。
(二)压缩
关键是概括语段的内容要点,提炼精要,首先要熟悉材料性质与特点,明确材料介绍了哪些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其次要对这些内容进行辨析比较;去次留主,不能简略模糊,比如并列选择关系的内容就不能随便去掉其一,而转折、假设、递进等内容必须强调后一方面。
(三)表述
1. 认真审读材料,看清图表的局部与整体的联系,找出其中的关键因素,看看其中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图形的内容,又表现了什么主旨,又有什么启发。
2. 明确要求,要了解答题要求,如语言方面的要求,数字方面的控制,回答问题的角度等。
3. 进行必要的联想、想象与过滤,即对隐含材料通过联想、想象进行挖掘,对材料鉴别、评价,通过“过滤”留下主要的、核心的材料,免得影响表达思路的明晰。
做题基本流程为:读懂设定情景——分析情景中信息之间的关系——用完整、正确的语言连贯地表述。
(四)排序
文章也好,诗词也好,句子间关系大体有并列、承接、递进、转折、因果、总分等等,一般来说记叙性文字是按时间、空间顺序安排,说明性文字按说明顺序排列次序,议论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