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130字。
翔宇教育集团课时设计活页纸
总 课 题 学究天人,体贯古今 总课时 7课时
课 题 夏本纪 主备人 张晓阳 课型 讲读
教学目标 1、看注释和翻译,能解释下面的几个难词:
实词:鸿;怀;襄;负;等;摄;巡狩;殛;诛;是;成美;勉;让;克;度;称; 虚词:其;以。
2、关于“本纪”以及夏禹的事迹及品质。
3、积累学习文言文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 目标1
教学难点 目标2
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备课札记
一、导入新课:
嶓(bō)冢 【唐】胡曾
夏禹崩来一万秋,水从嶓冢至今流。
当时若诉胼胝苦,更使何人别九州?
注:嶓冢,山名,是汉水与嘉陵江的分水岭。
1、这首诗歌的前两句采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内容?
2、后两句诗对你有何启发,说说你对这首诗的感悟。
明确:运用夸张和对比的修辞手法,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夏禹治水历史功绩的高度赞美,虽然夏禹已经逝去“万年”,但“至今”百姓仍然享其利,治水之举泽被后世,永远被人们铭记心中。
后两句诗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只有不畏艰难险阻,勇敢面对磨难困苦,才能有所成就,才能光耀后世。古人云:“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人这一生,要成就事业,必须要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不怕吃苦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抵御物欲的诱惑,功利的驱使,游乐的招引。艰难困苦就是人生成功的摇篮。让理想的翅膀带你过尽千帆,让理想的呼唤伴你闯过生活的难关,永保一颗接受磨砺的心,人生才会永驻青春。只有直面痛苦,才能沐浴到胜利的光辉。
一、知识回顾
1 、本纪:记载帝王事迹的传记。十二本纪大约是根据材料的多少,有的几个帝王为一本纪,有的是一个帝王一个本纪,有的是一个朝代为一本纪,年代愈久的材料愈少。十二本纪中,包括有《五帝本纪》(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秦本纪》、《秦始皇本纪》;《项羽本纪》、《高祖本纪》、《吕后本纪》、《孝文本纪》、《孝景本纪》、《孝武本纪》。
2 、世家:用以记载诸国王侯功臣的事迹。有的是一国一王侯为一世家,如《吴太伯世家》、《楚世家》;有的是两国两王侯为一世家,如《管蔡世家》、《绛侯周勃世家》;有的是多个为一世家如《外戚世家》;也有是一些特殊人物被称为世家的,如《孔子世家》、《陈涉世家》。
3 、列传:是记一般人臣、古今特殊的人物的事迹。有的是一人一传,如《伍子胥列传》、《李斯列传》;有的是以类相从,多人一传,如《屈原贾生列传》、《孟子荀卿列传》、《仲尼弟子列传》、《儒林列传》。还有几篇总记外国大事、物产风俗的如《朝鲜列传》、《南越列传》等。
以上这三部分,都是以一个或几个人物为主的传记,是《史记》的主要部分。本纪、世家是经,列传是纬,在本纪、世家中出现的一些人物,有专门的《列传》来记叙。另外还有两部分,属于《史记》的附录性质的部分,能够补充本纪、世家、列传之不足,它们互相补充配合组成一个不可分离的整体:
4 、表:十表,是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事记,略似于年表。以其材料的多少或为世表,如《三代世表》;或为年表,如《六国年表》;或为月表,如《秦汉之际月表》。第一个用表来编写历史的是司马迁,表能够节省纪传中的许多繁文,使人一目了然。
5 、书:八书,讲社会制度的沿革、来历、演变过程,非记传可记。它是讲一些专门学问、专门历史,如《礼书》、《乐书》、《律书》、《历书》、《天官书》、《封禅书》、《河渠书》、《平准书》。
《史记》开创纪传体的先河。《史记》以纪、传作为全书的骨干,善于综合古史的体裁,体例完备,是中国第一部“纪”、“传”、“表”、“书”俱全的正史,十二本纪,写帝王;三十世家,记诸侯;七十列传,志人物;十表,系时事;八书,详制度。全书130篇。共52万6千余字,恢弘的构架,奠定中国历代纪传体史学著作的基础,开后世纪传为史的先河。
《史记》开创全面历史的先河。以记载人事而言,“本纪”“世家”“列传”各有侧重.它所要记载的人物不限于帝王将相等统治阶层这一中心,而是遍于社会各阶层,甚至连求签问卜之徒、游侠、刺客等也一一处在司马迁的视野中,真可谓人物丰富、内容全面。再则,其记述层面广泛,包罗万象,并不限于政治范畴,而是涉及学术思想、典章制度、社会经济等方面,“书”的出现,再现了历代的文化制度发展历史,为更加全面地了解历史,完备历史内容,提供了丰富的背景。
《史记》开创通史体裁的先河。在《史记》以前,古史大都以编年为主,且多缺乏完整与统一性,惟有《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