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100字。
四川省二○○七届普通高中毕业会考
语 文 样 题
第Ⅰ卷(共20分)
题号一二
12345678910
答案
一、(12分,每小题2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咳嗽 惊骇 隔阂 言简意赅 B.憩园 起讫 修葺 锲而不舍
C.凭吊 悼念 祈褥 手舞足蹈 D.吞噬 侍侯 嗜好 恃才傲物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山清水秀 自惭形秽 一脉相承 B.每况逾下 溘然长逝 永葆青春
C.老骥伏枥 相辅相成 能言善辩 D.妄自菲薄 稗官野史 颠沛流离
3.依次填人下面句子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福娃”是五个可爱的亲密小伙伴,他们的造型,了鱼、大熊猫、奥运圣火、藏羚羊以及燕子的形象。他们的和头饰.着其与海洋、森林、火、大地和天空的联系,其形象设计运用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方式,展现了中国的灿烂文化。
A.溶人原形包含 B.融入原形蕴含
C.融人原型蕴含 D.溶人原型包含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中国教育报》自10月14日开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推进素质教育”专栏,推出“如何切实推进素质教育”系列讨论以来,共收到电子稿件500余篇,热线电话更是不绝如缕。
B.尽管我们的生活里还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方面,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摒弃文明、摒弃理性、摒弃人生,而应从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中去寻找真理。
C.“朱家军”今年的总体成绩还算差强人意,虽然朱广沪今年率队与欧洲强队比赛三战皆败,且无一进球,但却连夺两个东亚冠军,在今年的8场比赛中,取得2胜3平3负的战绩。
D.第26届金鸡奖颁奖典礼于2005年11月12日晚在海南三亚举行,青年导演马俪文一鸣惊人,凭借影片《我们俩》一举击败陆川等人获得最佳导演奖,成为本届电影节杀出的一匹“黑马”。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湖北省京山县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迅速组织农业、卫生等部门,采取了封锁、扑杀和消毒等一系列措施。
B.瑞典皇家文学院10月13日宣布,75岁的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获得了200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他将获得1000万瑞典克朗的奖金。
C.成功实现“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充分表明中国人民和平利用空间资源,开辟了中国和世界航天事业的广阔前景。
D.教育专家指出:不能忽视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母亲们要教育孩子富有爱心,让孩子从小培养博爱、同情、宽容等品德。
6.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孟子》一书是继《论语》之后儒家最重要的著作,主要记载孟子言行,阐发儒家思想,属对话式论辩文,文章富有气势,言辞犀利、流畅。
B.西汉刘向编纂的《楚辞》收集了战国末期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诗歌。这些诗歌采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
C.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其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主人公双双殉情所换取的两个仇家的和解,象征着人文主义理想的胜利。
D.巴金在小说创作上成就最大的是取材于旧家庭的崩溃和青年一代的叛逆的作品,《激流三部曲》中的《寒夜》就是这方面最为成功、影响深远的作品。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8分,每小题2分)
①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凡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Z-T,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②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土之悲哉?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7.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矫:假托
B.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视:比较
C.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 暴:显露
D.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屈:委屈
8.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B.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C.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D.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9.下面对选文的对比手法及其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出身寒微的五人与“易其志”的缙绅作对比,盛赞五人“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崇高精神。
B.将达官贵人的可耻行径与五人的英勇就义作对比,突出五人品行的高洁和死的意义的重大。
C.将五人平庸活着的假设与仁人志士的“扼腕墓道”的现实作对比,突出五人慷慨赴死的深远影响。
D.将作者和同仁为五人树碑立传的义举与阉党肆无忌惮的恶行作对比,表明正义与邪恶势不两立。
10.下面对选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语段①交替使用不同的句式,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充分表现了五人之死的崇高和可贵,显示了五人之死的巨大意义和影响。
B.语段②通过五人与高爵显位者的对比,进一步突出了五人之死的意义和价值、,揭示出文章的中心——“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C.行文字里行间,表现出作者“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刚烈而悲壮的性情和品格,充分反映了作者舍生取义的执著追求。
D.选文饱含深情,叙议结合,以议为主,借五人之死的叙述和议论,阐明了作者对死生意义的思考,弘扬了一种人生正气。
第Ⅱ卷(共80分)
三、(12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译文:
(2)人皆得以隶使之。
译文: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5分)
行宫 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1)填空回答。这首绝句具有深邃的意境和隽永的诗味,倾诉了宫女无穷的 之情,寄托了诗人深沉的 之感。(2分)
(2)红花一般是表现热闹场面,烘托欢乐情绪的,但在这里却有着重要的反衬作用。请结合全诗,分析其反衬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