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沙漠进军》教案10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鲁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12/12 21:02:3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580个字。
向沙漠进军>教案和反思
【教学目的】
   德育点:认识改造沙漠的重大意义,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知识点:学习本文抓住事物特征,揭示事物本质的说明方法和说明文的一些基本知识;掌握本文结构严密与语言准确的写作特点。
   能力点:理解课文在说明过程中使用的层进式逻辑顺序;概括文章内容,领会中心句在文章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文章的第二部分(第5-12自然段):怎样向沙漠进军。
   【教学难点】
   第4自然段中关于“游击战”、“阵地战”的说明。
   【教学方法】
   导读式教学;启发式教学。
   【教学时间】
   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欣赏“丝绸之路”音乐 + 沙漠图片 + 影片片段) 戈壁沙漠在游人的眼里是大自然最具魅力的景色之一,而对于生活在沙漠地区的人来说,这却是大自然最严酷的挑战。据报载,沙漠也正在一步步地向我们逼近,影响到我们的生活。那么,我们今天来学习《向沙漠进军》就更加有意义了!
   二、 导读课文
   1、说话活动
   面对全球日益严重的土地沙漠化问题,如果请你来治理沙漠,你会用哪些方法呢? 
   ① 植树造林——固沙 
   ②引入水源——植树造林 
   ③建立防沙围墙——防止沙漠蔓延 
   ④开发新植物品种——适合在沙漠生长 
   ⑤退耕还林——保护生态环境
   2、介绍作者 
   竺可桢(1890—1974),浙江绍兴人,气象、地理学家。
   3、解析课题
   进军本来是一个军事术语,指军队出发向目的地前进。进军要有一定组织和计划,有一定的规模,有明确的目的。当然,进军的对象是我们的敌人,是有一定难度的。可是为什么文章题目不用“治理沙漠”而要用“进军”呢?这能够说明沙漠的那些特性呢?
   ①沙漠对人类危害大,像我们的敌人一样;
   ②沙漠的治理难度大,轻而易举则无须进军;
   ③沙漠治理规模大而且必须有计划的进行;
   ④向沙漠进军的目的是为了取得胜利,征服沙漠——使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
   作者把征服沙漠比喻成一个军事行动——进军,使得文章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4、梳理内容
   (1)沙漠逞强施威的武器是什么?
   ――风和沙。
   (2)沙漠向人类进攻的方式是什么? 
   ――游击战和阵地战。
   (3)人类抵御沙漠进攻的方式是什么?
   ――培植防护林(防风)和植树种草(防沙丘)。
   (4)人类向沙漠进军的主要武器是什么?(注意“抵御”与“征服”的不同。)
   ――征服沙漠的主要武器是水。(“抵御”只是消极的防止,“征服”才是积极的消灭。)
   (5)如何去利用沙漠? 
   ――风和日光。制造风力车,“供发电、汲水、磨面之用”使风“为人类造福”,而且用半导体把沙漠上长时间的日光变为热能,来发电,取热,煮火,做饭,等等。
   (6)征服沙漠获得巨大成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