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情诗》教案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鄂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12/8 19:55:0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900个字。
13  土地情诗
【教学构想】
    《土地情诗》是本单元唯一用诗歌形式来表达对土地、对祖国深情热爱的一课,形式简洁,寓意深厚,情深意长,十分具有教育意义,尤其是其中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更是感人心魄、久唱不衰的经典名篇。对于这样的当代诗歌作品,大多数学生的感觉是“听一听,有所耳闻;看一看,字都认得;读一读,不知其可”.都知道好,却不知道好在哪里,如何欣赏。有鉴于此,我在本课的设计上确定了两个重点:一是深入领会第一首诗《我爱这土地》本身的巨大艺术魅力;二是引导学生掌握现代诗歌的欣赏技巧与方法;在用浓烈的爱国情感冲击他们的灵魂的同时,也交给学生们走进现当代诗歌艺术品味之门的钥匙。在本节课的设计中力图展现三个亮点:
    1.营造严肃、动人、投入的课堂氛围。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示范诵读和拓展深化诗歌主题这些环节中力争把学生带人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情境中,以自身严肃的态度引导学生向诗人、向作品致敬;同时范读应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才会收到预期的课堂效果。
    2.设计简单、明确,操作方便有效的诗歌欣赏环节。
    这一部分设计很重要,不仅带领学生学习、欣赏“这一首”,也应该可以帮助他们欣赏今后遇到的许多首现代诗歌,所以设计上应简洁便于操作。《我爱这土地》贯穿始终的就是四大环节“读”、“想”、“品”、“提”,以此来指导本课另一首诗《中国的土地》的欣赏。
3.注重深化拓展,多媒体的利用绝不可小视。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在这节课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是本课设计的一个亮点。尤其是最后一个环节中用多组图片来展现一百年来中国的历史,配之以教师简洁扼要的讲解,让学生对本课诗歌所展现的深刻情感有了一个具象的认识和提高,这是老师单纯的语音表述所达不到的。
    总之,诗歌教学的设计要力图靠近诗歌本身,不要把作品放在一边空谈技巧与媒介的运用,教师本身要深入理解作品,在贯穿整节课的吟诵中带领学生走向诗歌艺术的殿堂,向大师们致敬。
【教学设计】
[教学步骤]
    一、导入
    pptl(地球卫星图)放课前音乐。
    大家看这张图片,看得出来是什么吗?对,这就是我们美丽的地球,这里是中国,“雄鸡一唱天下白”,这个白色的小块呢?是我们中国的宝岛——台湾。2003年,温家宝总理应邀访美,在当地的华人华侨见面会上,温总理深情地说:“台湾问题让我辗转难眠。台湾是我的乡愁,是最大的国殇……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他的一席话激起了在场所有人热烈的掌声,甚至成为第二天各大媒体报导的醒目标题。是啊,这诗一样美好动情的语言触动了人们心底深深的思乡之情和爱国情怀。“为什么我的h艮里常含泪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