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22张。
《声声慢》精品课竞赛课件,包含漂亮的课件和教学流程一份。本课以清照的生平为纬,体会她前后期的创作风格;以清照的愁为经,重点探讨她怎样入愁,意象传愁,为何生愁。更有为清照写碑文的创新设计,效果极好。附带教学简案。《声声慢》教学流程 重庆求精中学 张红燕
一、课前(播放《月满西楼》MTV,意在激发兴趣,带学生进入诗歌的氛围)
二、导入——《如梦令》和《点绛唇》(3分钟)
从《如梦令》和《点绛唇》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见到一个什么样的清照呢?
明确:开朗活泼快乐
是的,因为少女时代的清照是快乐幸福的,所以她写出了清新明快的词作。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时代的变迁,物是人非,沧海桑田,李清照在后期却写出了与《如梦令》和《点绛唇》风格截然不同的一首词——《声声慢》。这首词被誉为“千古绝唱”。下面,我们先一起来读读这首词。
三、朗读《声声慢》(2分钟)
四、整体感知
读罢此词,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愁
五、诗歌赏析——如何写愁
既然如此,我们就抓住这个“愁”字,看看清照是如何来写愁的。先来探寻第一个问题,
(一)怎样入愁(3分)
入,即进入,清照起笔就哭诉道:“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寻寻觅觅,清照在寻觅什么呢?
冷冷清清,是什么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