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240个字。
八年级语文(上)同步训练 第12课《桥之美》
江西省临川区罗湖中学 李瑞祥
Ⅰ. 基础知识应用
1、下列划线字字音全对的一组是( )
A媒介méi和谐xié苍茫máng点缀zhuì B摧毁cuī纤细qiān销魂xiāo画卷juǎn
C摄影niè孕育yùn险峻jūn笼统lǒng D脂粉zhī陡坡dǒu浮萍pīng驻足zhǔ
2、解释下列词语
煞它风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失之毫厘,差之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下列一段话标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小桥流水人家□□固然具诗境之美,其实更偏于绘画的形式美□人家□房屋,那是块面□流水,那是长线□曲线,线与块面组成了对比美□桥与流水相交,更富有形式上的变化,同时也是线与面之间的媒介□它是沟通线□面间形式转变的桥□
4、将语句按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不过我之爱桥,并非________,也并非___________,而是____________。
⑴着眼于自李春的赵州桥以来的桥梁的发展。⑵着重于将桥作为大件工艺品来欣赏。
⑶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A⑴⑵⑶ B⑶⑵⑴ C⑵⑴⑶
5、改正下列病句(每句只改一处)
⑴我们中学生如果只做温室里的花朵,也不能适应竞争时代的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南京长江大桥是连接南京市区和郊区的重要交通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玲玲是个好学上进的孩子,但却不幸患上了重病,她对前途感到迷茫,请你以同学的身份去看她,鼓励她重新振作起来。把你要说的话写在下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 课文精段赏读
茅盾故乡吴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那拱桥的( )的大弧线,或方桥的( )的直线,都恰好与芦苇丛构成鲜明的对照。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湖水苍茫,水天一色,在一片单纯明亮的背景前突然出现一座长桥,卧龙一般,它有生命,而且往往有几百上千年的年龄。人们( )长桥之美。颐和园里仿造的的卢沟桥只17孔,苏州的宝带桥53孔之多,如果坐小船沿桥缓缓看一遍,你会感觉像读了一首史诗似的满足。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山区往往碰到风雨桥,桥面上改成遮雨的廊和亭,那是古代山水画中( )人物的理想位置。因桥下多半是激流,人们到此总要驻足欣赏飞瀑流泉,画家和摄影师们必然要在此展开一番搏斗。
1、文中空白处应填的词语正确的是( )A单纯 强劲 赞赏 勾画 B强劲 单纯 珍视 点缀 C纤细 强劲 赞赏 勾画 D强劲 纤细 珍视 点缀
2、本文举了哪几个例子?是为了说明作者的什么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
⑴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 )⑵在一片单纯明亮的背景前突然出现一座长桥,卧龙一般。( )
⑶他们寻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 )
4、文中加点的代词“那”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所举的四个例子,每个例子都是一幅优美的图画。请展开联想与想像,把第二个例子扩展一下,写一个景物描写的片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