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2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一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9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12/1 22:01:40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0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5000字,资料全面且新颖。
上联是“学而不厌千秋贤人”,请同学们对下联。(诲人不倦万世良师。)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一、导入
199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共同发表了一个联合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两千五百多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四书五经、圣经、佛经都含有无比的智慧。《论语》中,一位大师和一群鲜活的学生,一场著名的对话,一个永远的经典情境,一个给人无穷回味和浮想联翩的教育场景,这就是《子路、曾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个课堂,感悟作为教育家、思想家的孔子,感悟经典,感悟生动。
二、相关背景知识的了解
1.初中学过《论语》六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要读懂《论语》,首先必须了解孔子。同学们能不能充分调动自己现有的知识储备,尽量丰富地为“孔子”和“论语”各下一个评说和定义?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他是春秋时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他的祖先是宋国的贵族,因为宋国的一次政治变乱逃到鲁国,定居在鲁。孔子的父亲做过鲁国的小官。孔子幼年丧父,过了一段贫困的生活,中年在鲁国做过三个月的司寇。中年以后,他用全部的精力从事教育工作,曾长期聚德讲学,开私人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3000人,身通六艺者72人。 
他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在晚年整理“六经”(《诗》《书》《易》《礼》《乐》《春秋》)。(《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 )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自汉代以后,孔子学说称为二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封建统治者一直把他尊为圣人。他又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影响深远,以至于今。
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入仕,即“出来做事”。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共20篇,是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记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著作。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合称为“四书”。
3.解题 
“侍”是倍侍长者,长者是孔子,孔子在文中被省略了,没有写出来,是学生陪老师。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与孔子的年龄分别是51、39、31、18、60岁。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着孔子坐。是孔子引导他的学生畅谈人生理想的一个片段。通过孔子和四个学生的谈话,以言志为线索,写出了学生们的志趣、性格,表达了孔子的思想、态度。
三.熟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圈点勾画重点虚词、实词和特殊文言句式;标注出疑难字句。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