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04年中考模拟试卷(共10套)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安徽省2004年中考模拟试卷
语文试题(一)
第I卷 (共76分)
一、(6分)
1、下列句子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长的河滩上,有两个少年,一个白皙,一个黝(yǒu)黑。
B、当年豪华的“泰坦尼克号”游轮如今只见到它令人伤感的残骸(hái)余痕。
C、喜儿一边和(hé)着面,一边等待爹爹杨白劳回来过年。
D、豹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zhǔn)试翼,风尘吸张。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停滞 挑剔 使人善辨 根深蒂固
B、虚妄 梗慨 轻而易举 终生受用
C、抛弃 典籍 袖手旁观 运筹全局
D、吹嘘 综观 寻根究底 博学多闻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四字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那些新芽,条播的 ,撒播的 ,点播的 带着笑发着光的……
A、万头攒动 行列整齐 傲然不群 B、行列整齐 万头攒动 傲然不群
C、行列整齐 傲然不群 万头攒动 C、傲然不群 万头攒动 行列整齐
二、(40分)
阅读下列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21分)
杏花儿
这是一个交通和文化很闭塞的小山村。山民们都习惯用自己宽厚的脚板走路,大清早进城,当天赶回来还不黑。孩子们10多岁了,还整天在山上玩石块,他们没有合适的地方念书。
月圆月缺,燕来燕去,不知过了多少春秋。村西头的张木匠娶了个名叫杏花的俏媳妇。杏花儿身长腰细,那双眼睛好像会说话。因此,山民们,尤其是那些“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光棍们,有事无事地总喜欢到张木匠
安徽省2004年中考模拟试卷
语文试题(二)
第Ⅰ卷(76分)
一、(6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juè jiàng)挺立的一种树。
B、急促的蝉声,在最高涨(zhàng)的音符处突然戛( gā)然而止了。
C、父亲脸色早已煞(shā)白,两眼呆直。
D、德拉的头发让希巴女皇珠宝和首饰相形见绌( chù )。
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 拘囚 逶迤 绚丽 拍案而起
B、 诬蔑 狡黠 懊恼 精采纷呈
C、 叮嘱 揣摩 奢侈 消声匿迹
D、 涵养 贯例 修葺 纵横绝荡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的传说,就是对于过去的学者的学识也常常抱 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 ,常常对 书中的学说,常常对 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A、怀疑 辩论 评判 修正 B、修正 辩论 怀疑 评判
C、怀疑 评判 修正 辩论 D、辩论 修正 评判 怀疑
二、(4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20分)
平分生命
①男孩与他的妹妹相依为命。父母早逝,她是他惟一的亲人。所以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
②然而灾难再一次降临在这两个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重病,需要
安徽省2004年中考模拟试卷
语文试题(三)
第Ⅰ卷(76分)
一、(6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 自给(gěi) 逶迤(yí) 义愤填膺(yīng)
B. 诘责(jí) 苍穹(qióng) 揆情度理(duó)
C. 婆娑(suō) 贮存(zhù) 杳无消息(yǎo)
D. 摇曳(yè) 喧嚣(xiào) 相濡以沫(rú)
2.下列句子中没有别字的一句是( )(2分)
A. 他慷概得很,大家都称他为大善人。
B. 我们要有怀疑的精神,对于过去的学说要能够辨伪去妄。
C. 学习要有镌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地去做,就一定会成功。
D. 校长的谆谆教悔,让我获益非浅。
3.下列各句中词语运用恰当的一句是( )(2分)
A. 自从家里有了电脑以后,珍珍的学习明显下降了。
B. 上课讲话,做小动作是一种错误现象。
C. 王老师教学5年,积蓄了不少教学经验。
D. 刚听完第一课,方老师就给我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二、(4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文后的问题。
(一)(20分)
“五四”断想
(1)旧的悠悠死去,新的悠悠出生,不慌不忙,一个跟一个,——这是演化。
(2)新的已经到来,旧的还不肯去,新的急了,把旧的挤掉,——这是革命。
安徽省2004年中考模拟试卷
语文试题(四)
第Ⅰ卷(76分)
一、(6分)
1.依次给加点词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
挑剔 牵强 纠葛 痉挛
A. tì qiáng gē jing luán
B. tī qiǎng gé jìng luán
C. tī qiáng gě jìng luán
D. tì qiǎng gé jing luán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攒蹙累集 引觞满酌 攀援 喧哗
B.柔梢披风 余寒犹厉 蓊郁 箕踞
C.斜晖脉脉 娟然如拭 明媚 清澈
D.意难决舍 泉香酒冽 灏气 野蔌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恰当的一组是( )(2分)
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 ,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 的动物。想到它的无 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
A. 断语 辩诉 抵抗 B. 断语 控诉 反抗
C. 结论 控诉 抵抗 D. 结论 辩诉 反抗
二、(46分)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
(一)(22分)
靠无知不能创新
①知识经济时代,必须鼓励创新:技术创新、科学创新、知识创新。于是,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教育、科技、舆论界关注的热门话题。但是如何才能创新呢?
②日前,在某报刊的短文,便属典型:
“一台精密食品仪器出故障了,修理工找不出毛病到底在哪儿,没法,只得请了一位著名的工程师前来指点。这位工程师在现场看了一会儿,随手用粉笔在机器的某个部位画了个圆圈,表示毛病就在这里。一试,果然。在付报酬时,开出的账单是一万元,人们都认为要价太高了,因为他就只画了个圆圈呀!工程师笑了笑,在账单上补充写道:‘画圆圈1元,知道在哪里画圆圈9999元。’”
③有人在黑板上随手画了个圆圈,问幼儿园的小朋友这是什么,回答 :有人说这是老师生气时的眼睛,有人说是太阳,有人说是嘴巴;然后又问一群小学生,小学生回答虽然不如幼儿园小朋友那样,倒也多种多样;然后又问中学生,中学生只答出两个答案:数字0和英语0;然后又问大学生,大学生们哄堂大笑,不屑一答;然后再问成人,成人们窃窃私语了好一阵,说是要等研究之后才能回答。
④故事虽然夸张,但创造力就是这样远离我们的。当我们已经要研究才能确定黑板上的那个圆圈到底是什么时,我们就已经失去了像那位科学家一样随时画个圆圈就可挣9999元的机会。
⑤就心理学而言,这类实验有价值,它告诉我们儿童形象思维的丰富性。大胆想像并不等于创新。科学发展到今天,仅仅靠观察苹果落地之类来发明创新已远远不够了。甚至有“学”无“术”,或有“术”无“学”都不行。离开学识积累和专业规范,是无法进行知识创新的。一个圆,脱离开其特定
安徽省2004年中考模拟试卷
语文试题(五)
第I卷 (共76分)
一、(6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2分)
A.荟萃 翠绿 憔悴 纯粹 B.点缀 辍学 啜泣 拾掇
C.浇灌 环绕 抓挠 妖娆 D.漂白 缥缈 剽窃 漂泊
2.你知道哪一句完全没有错别字?请选出来。( )(2分)
A.现在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
B.第二天早上,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茸一下。
C.首位太空游客在国际空间站上俯看寰球,看到了中国的河流和山脉。
D.想和做是分不开的,一定要联接起来。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2分)
————————类似这样的笑话不容易出现,————————类似“菜内有蝇基本属实” 的话,
————————对报刊文字,特别是内部文件稍加注意,那是经常会遇到的。
A.即使 可是 还是 B.即使 所以 只要
C.虽然 可是 只要 D.虽然 所以 只有
二、(4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23分)
你很重要
这个故事发生在纽约。
一位中学老师决定以告诉她的学生们他们是何等重要的方式,来表达她对学生们的赞赏和褒扬。她决定按照顺序把每个学生都叫到讲台前,然后告诉大家这位同学对整个班级和对她本人的重要性。她还发给每个学生一条蓝色的缎带,上面写着4个金色的字:“我很重要。”
然后,那位老师还想在班上做一个调查研究,看看这样的行为究竟会对一个社区造成什么样的冲击。她又发给每个学生3条缎带和3枚别针,让他
安徽省2004年中考模拟试卷
语文试题(六)
第Ⅰ卷(76分)
一、(10分)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和谐( ) 教诲( ) diàn——————污 狭(ài)————————
2.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唐宋八大家”中有“三苏”,具体指————————、
————————、—————————。(2分)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B.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C.他对这件事本来就很疑感,现在就更加疑感了。
D.我用儿童狡猾的目光察觉,他不像是个狡猾的人。
4.找出下列词语中有误的字,并把它改在后面的括号里,要求笔画正确,书写规范。(2分)
得不赏失( ) 三顾茅庐( ) 出奇治胜( ) 迫在眉捷( )
出言不逊( ) 惹事生非( ) 怨天忧人( ) 惟命是从( )
麻木不仁( ) 稍纵既逝( ) 提心掉胆( ) 烂竽充数( )
5.下面句子空白处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他设计的实践活动方案,————————得到了同学们的赞同,————————得到了老师的赞同,
——————这个方案切实可行。
A.不但 而且 因为 B.不是 而是 那么
C.不是 就是 因而 D.既然 而且 所以
安徽省2004年中考模拟试卷
语文试题(七)
第Ⅰ卷(共76分)
一、(6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烂熳(màn) 虬枝(qiú) 杳无消息(yǎo) 数九寒天(shǔ)
B.芦荟(huì) 晕圈(yùn) 深恶痛疾(wù) 戛然而止(gě)
C.匿名(nì) 秀颀(qí) 无边无垠(yín) 姹紫嫣红(yān)
D.诘责(jié) 绛紫(jiàng) 坦荡如砥( dǐ) 精神矍铄(shuò)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敝帚自珍 安然无样 不能自已 骇人听闻
B.自出心裁 千锤百炼 巧妙绝纶 豁然开朗
C.声色俱厉 幕天席地 不屑置辨 荼毒生灵
D.诲人不倦 水乳交融 碌碌无为 百废俱兴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上的动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出四文大钱,——————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来的。
A.掏 放 爬 B.掏 排 走
C.摸 放 走 D.摸 排 爬
二.(4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22分)
①假如人类自诞生到地球上那一天开始就事事顺心,处处如意,感受不到任何挫折和失败,人类还会像今天这样有智慧、有成就吗?
②什么是成功?成功无非是人们头脑中想像的东西、期望的东西变成了事实。如果期望的东西与事实——————甚远,或者在——————的一段时间内都不能成为事实,我们就会在————程度上感受到挫折或失败。
③如果一个人事事处处都感到了满足,他也就不会萌生出任何想像或期
安徽省2004年中考模拟试卷
语文试题(八)
第Ⅰ卷(76分)
一、(12分)
1.填空。(6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暂时( ) 刚愎自用( ) 歼灭( )
修(qì)—————— 嫩草如(yīn)—————— 迁(xǐ)——————
(2)根据语意写出相应的成语。(3分)
你看我,我看你,不知如何是好。——————————————————
稍微放松就消失了,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
2.下列句子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2分)
A.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B.看得见的恐惧和看不见的恐惧,始终像乌鸦盘悬在头顶。
C.它像一条瀑布从天空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D.我不能不被生命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投资而感动。
3.下面是几篇小说中人物的语言,各句分别是谁说的?依次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2分)
①“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②“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
③“散学了,——你们走吧。”
④“噫!”好了!我中了!”
A.范进 菲利普夫人 孔乙己 韩麦尔 B.孔乙己 菲利普夫人 韩麦尔 范进
C.孔乙己 菲利普夫人 韩麦尔 孔乙己 D.孔乙己 胡屠户 韩麦尔 范进
4.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2分)
安徽省2004年中考模拟试卷
语文试题(九)
第Ⅰ卷(76分)
一、(8分)
1.下列句中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烂醉如泥的外国水兵,用猥亵(xiè)的目光打量(liàng)着你洁白的胸膛。
B.凌空鸟瞰(kàn),有人说它犹如满月,有人说它好似(sì)盘龙。
C.记得那个时候他是六十多岁,精神矍(jué)铄,声音响亮,讲话又亲切又质(zhǐ)朴。
D.外祖母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rēng)不辍(chuò)劳作。
2.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卫生工作者的着力点应放在环境“死脚”的整顿治理上。
B.艺术节上,我班取得了年级第二的好成绩,老师告戎我们要再接再历。
C.他有崇高的理想,敬业的精神,对学生关怀备致。
D.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在汽车上主动让坐位给老、幼、病、残者。
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目前,水资源紧缺的状况正以锐不可当之势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理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B.他真是别出心裁,制作的飞船模型与众不同,令人叫绝。
C.我们就是要虚张声势,把大家的学习热情鼓动起来。
D.他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了为所欲为的程度。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我的叔叔于勒》选自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集《羊脂球》
B.《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古时也称“诗三百”,诗集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安徽省2004年中考模拟试卷
语文试题(十)
第Ⅰ卷(共76分)
一、(6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招徕—————— 消弭—————— 锲而不舍————————
——————(xiàn)慕 装(huáng)——————— ———————(kuí)情度理
2.根据提示和语意写出相应的成语。(2分)
(1)见《战国策·齐策》。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不恰当。——————————————
(2)见《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3)见《韩非子·内储说上》。比喻没有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
(4)见《淮南子·人间训》。比喻坏事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变为好事。——————————————
3.找出并改正下面语段中的3个错别字,并把它改正过来。(2分)
有些人总是把自己的现状归咎于运气,他们怨无由人,则备父母没有给自己创造好条件,感慨生不逢时,这样的人除了报怨,只会消极等待。要想成就一番事业,积极的心态则是他成功的起点。
错别字:①—————— ②—————— ③——————
正字: ①—————— ②—————— ③——————
二.(45分)
[一](23分)
在一家医院的病房里,曾住过两位病人,他们的病情都很严重。这间病房十分窄小,仅能容得下他们两人。病房设有一扇门和一个窗户,门通向走廊,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