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旅行》教学设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鲁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五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11/30 13:54:25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800字,体现语文新课改的精神。
我的黑洞之行
——《黑洞旅行》的教学设计
青岛开发区一中    王小鸽
一.导入:
2001年 美国富豪蒂托支付2000万美元登上太空,成为自费登上太空的第一人。2002年 南非富翁沙特尔沃思成为第二位“自费”的太空游客..假如我愿意为你提供赞助,让你到太空之外一个叫黑洞的地方去旅行(板书:黑洞旅行)你愿意去吗?(学生众说纷纭)其实,能不能去黑洞,我们首先还要问问当代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霍金.
本文是霍金于1988年4月到伯克莱的加利福尼亚大学希奇拉克的演讲,原题是“黑洞和婴儿宇宙(节选)”。“旅行”形象直观,黑洞表明了阐述的对象.它既是一篇学术论文.,又是一篇科技小品.作者把深奥难懂的科学道理讲得浅显易懂,把黑洞的来龙去脉分析得头头是道,给人以丰富的天体知识,是不屈的霍金冲刺宇宙学、冲刺命运的杰作.本文深入浅出,有着严密的逻辑性,具有震憾人心的力量;说明方法灵活多样,值得好好学习.
二、教师范读前四段,提问:
①作者采用“稍微轻率的语气”表达了什么观点?
    [提示:勾画1—3段的关键语句,而后整合。]
   “现在黑洞已在事实上被说成是科学的现实,而非科学的幻想。”
   ……预言黑洞必然存在的。
   “科学幻想家他们为你描述如果你真的掉到一颗黑洞中去将会发生什么。” “我要非常遗憾地告诉未来的星系旅行家们,这个场景是行不通的。” 
   总结:黑洞确实存在,黑洞旅行有可能,但目前行不通。
②如何理解第四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明确:从结构上看,本文为过渡段,承上启下,承接上文有关话题及自己的见解,再次明确自己的结论来源.既然如此明确,势必引起别人的兴趣及疑问,便自然过渡到下文,剖析黑洞理论。
③为了讲清黑洞的形成原理,作者涉及了哪些理论?
学生带着问题自主浏览其余各段,明确:
约翰·米歇尔的引力对光线的不自洽理论  黑洞存在的可能性
     →广义相对论下的引力光线效应之自洽理论  黑洞的形成、白洞(爱因斯坦) 
     —→ 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原理 (逃逸——婴儿宇宙)
④作者是怎样运用这些理论来说明黑洞形成的原理的.
⑤什么是黑洞?讨论这个问题时教师可根据学生情况从以下两法中任选一种;
⑴让学生在现有的一些论述的基础上,说出自己体会到的黑洞,例:
所谓“黑洞”,就是这样一种天体:它的引力场是如此之强,就连光也不能逃脱出来。
    “黑洞”原来是超强磁场
黑洞是一个空间——时间区域,它的最外围是光所能从黑洞向外到达的最远距离,这个边界称为“事件视界”。它如同一个单向的膜,只允许物质穿过视界并落到黑洞里去,但没有任何物质能够从里面出来!
黑洞即演变到最后阶段的恒星,由中子星进一步收缩而成.霍金的研究表明存在着黑洞辐射.
⑵由学生表情朗读一篇知识短文《黑洞》,同时配以一首适宜的New Age Music轻音乐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