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200字。
石狮一中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
命题:张心卉(2006-11-8)
说明:1、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第I卷为选择题,28分。第II卷为主观题,122分。全卷满分150分。
2、请考生用黑色签字笔把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不用黑色签字书写的一律在总分上扣2分。
一、语基(每题 2 分,共 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静女其姝shū 驰骋pìng 吐哺fǔ 苗裔yì
B、将子无怒qiāng 窈然yǎo 守拙zhuō 庐冢zhǒng
C、于嗟鸠兮yū 耿介gěng 鼓瑟shè 思厥jué
D、婀娜多姿ā 磐石pán 悯然mǐng 赂秦luò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
A、对于外国冒险家的文化侵略,王道士不但未作抵抗,反而开门揖盗,频频点头,深深鞠躬.
B、完全可以把愤怒的洪水向王道士倾泻,但是,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倾泻也只是对牛弹琴,换得一个漠然的表情.
C、就在这时,欧美的学者、汉学家、考古家 、冒险家,却不远万里,风餐露宿,朝敦煌赶来.
D、如今这里是开发区,高楼林立,绿树成荫,给人以面目全非的感觉.
3、下列诗句有不同的理解,其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1)羽扇纶巾 ①这里指的是周瑜。②这里指的是诸葛亮。
(2)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③我(苏轼)神游故国,应笑自己多情善感,头发过早地变得花白了。④周瑜神游故国,应笑我(苏轼)多情善感,头发过早地变得花白了。
(3)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⑤敌人在佛狸祠里寻欢作乐,显示出侵略者的骄傲。⑥敌酋庙里香火旺盛,显示沦陷区人民已安于异族的统治,如不迅速恢复,后果将不堪设想。
(A)①③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②④⑤
4.对下列诗句中出现的四个“空”字,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
A.空山新雨后:山之空寂,写出了清幽寂静的山居环境,寄托着诗人的生活理想。
B.隔叶黄鹂空好音:“空”字写出音好却无人(丞相)听,表达感物怀人的心绪。
C.潮打空城寂寞回:昔日繁华,今日城“空”,表达诗人对故国萧条的感伤。
D.塞上长城空自许:诗人曾以“长城”“自许”,在此表达诗人的追悔之情。
5、阅读下面的文段, 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 )
秋天,( )在什么地方的秋天,( )是好的;( )啊,北国的秋,( )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行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 )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 )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 )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A无论 都 可是 总 可是 总 和
B无论 都 可是 也 但 而且 或
C无论 总 可是 却 但 并且 或
D无论 总 要是 却 要是 并且 和
6.下列对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广泛地反映古代社会生活,富于写实精神;《离骚》抒写理想,抒发爱国激情,富于浪漫气息。《诗经》和《离骚》分别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秀传统。
B、屈原,我国第一位爱国主义诗人,春秋末期楚国人,代表作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C、“唐宋八大家”指的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苏轼、司马光、王安石八位散文大家。
D. 琦君(1918_2006).香港现当代著名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主要作品有《三更有梦书当枕》《琴心》等.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问题。(8分,每小题2分)
①岁末天寒,近日气温骤隆,惟一的乐趣是靠在床头拥被读唐诗。常念到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我忽然渴望身边出现两样东西:雪与酒。酒固伸手可得,而雪,却难得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