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教案16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三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11/27 15:30:36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5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三课时,约4400字。重难点突出,有精练的板书设计,实用性较强。
游褒禅山记
广东清远盛兴中英文学校  陈长明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王安石及其作品的有关知识。
2.理解“阳、穷、咎、极、非常、观、谬”等词语。
能力目标
1.辨析词类活用现象——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借鉴因事见理,叙议结合的写法。
2.背诵全文。
德育目标
学习作者“尽吾志”和做学问“不可不深思而慎取”的治学态度以及对当今改革开放时代的借鉴意义。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知识。
2.学习“即事明理”的写法,指导学生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关系,研习第三段。
教学难点
    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及“乃”“道”“盖”“文”等多义词辨析,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教学方法
1.利用注释、工具书疏通文字,教师进行点拨、解难。
2.指导学生从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入手,弄清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理解作者“有志”“尽吾志”的观点。
3.重视诵读,落实背诵要求,联系学习过的实词的意义和用法,温故知新。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研习课文一、二两段。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在初中我们学过用文言文写作的游记有《小石潭记》《登泰山记》《醉翁亭记》等,这些游记的共同点是表现山水之美,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也是一篇游记,但不同的是,它不是重在表现山水之美,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进行议论,揭示道理。那么作者阐述了什么道理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学生听课文录音,听准字音。
2、将课文大声朗读一遍。
3、问:全文五个自然段,除去第五段是补叙同游者的有关情况,其余四段哪是记叙,哪是议论?二者是什么关系?
明确:一、二段是记叙,三、四段是议论。记叙是议论的基础,为议论作铺垫,议论是记叙的目的,通过议论加以升华,揭示道理。
三、研习第一段:
1、学生对照注释细读课文第一段,借助工具书,弄懂疑难词句。
投影出示重点词语:
①始舍于其址    舍:名作动,筑舍定居。    ②而卒葬之     卒:死。
③名之曰“褒禅”  名:名作动,命名。    ④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判断句
⑤华山之阳   阳:山南水北。             ⑥有碑仆道   仆道:“仆于道”的省略,倒在路旁。
⑦盖音谬也   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译为“大概因为”。谬:错误。
2、指名朗读、口译,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者教师点拨。
3、概括本段内容。
明确:交代所游之地的有关情况,所游之地有褒禅山、慧空禅院、华山洞,主要介绍了褒禅山和华山洞名称的由来,辨析音误。可见作者治学非常严谨认真。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