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5道题,约6100个字。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语文试题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重要提示:本试卷分“试题”和“答题卷”两部分,考生必须将自己的解题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否则视作“未答卷”处理。考试结束后,考生只交“答题纸”;监考人员只装订“答题纸”。
原创者:山东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教研室,语文教研员 邓建明/djm4807@hotmail.com.
一、积累运用·夯实基础(30分)
1、请把下面一句话用规范、通行的行揩字体写在方格内(含标点)。(3分)
“到民间采风去,寻觅秋果唱秋歌!”
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省(xǐng)悟 摧残(cán) 脊(jǐ)梁 狡黠( xiá )
D.红苋(jiàn)菜 规矩(jū) 晶莹(yīng) 招揽(1ǎng)
C.花茸茸(róng) 龙吟凤哕(huì) 门楣(méi) 米粥(zhú)
D.秸秆(gān) 囊(náng)萤 熹微(xī) 撂(liào)上
3.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馈赠 海誓山盟 盛气临人 长吁短叹
D.忏诲 千山万壑 拖泥带水 铿锵有力
C.虐待 自私自利 雷霆万均 挺身而出
D.迸射 浩浩荡荡 踌躇满志 异想天开
4.根据语境和括号中提示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
(1)你天大的本事也就只知道□□(摆布或挑拨)人!
(2)此刻,只有雷霆、闪电和风暴,没有□□□□(比喻说话写文章不简洁或做事不干脆)的雨!
(3) 啊啊,闪电!你是宇宙最□□(武器,言语等,锐利,锋利)的长剑呀!
(4)□□□□□□□(意思是经历过沧海,对别处的水就很难看上眼了),他乡的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韩愈,字退之,唐宋八大家之一,与柳宗元一起发起了古文运动,是著名的散文家。
B.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是婉约词派的开创者。
C.《海燕》是一首散文诗。散文诗属于诗的范畴,它形式是散文,而意境、情趣、节奏像诗。
D.《雷电颂》是—篇悲壮、慷慨、激昂的抒情独白。本文作者郭沫若,节选自话剧《屈原》。
6.诗文默写(6分)
(1)泉水激石,□□□□;□□□□,□□□□。(吴均《与朱元思书》)
(2)□□□□□□□,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白居易《观刈麦》)
(4)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5)□□□□,□□□□,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
(6)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温庭均《商山早行》)
7.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北京,都说“剃头的挑子,一头热,”其实,馄饨挑子也一样。
B.“补气、健脾、明目哟!”母亲总是得意地说。
C.他样样在行,真像是一个“歌库”。(这种人在我们家乡则叫作歌师傅)
D.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
8.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是的,遮不住的!”
A.夸张 比喻 反复 B.比喻 拟人 反复
C.夸张 排比 拟人 D.比喻 排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