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400字,共64组,每组三题,涉及课内、外,诗、词、文。
一
(1)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3)俭, 德之共也 ; 侈,恶之大也。
二
(1)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2)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 善莫大焉。
三
(1)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 , 天阴雨湿声啾啾!
(2)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3)君子之交淡如水, 小人之交甘若醴。
四
(1)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2) 乌鸟私情, 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3)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五
(1)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青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
(2)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
(3)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六
(1)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 何人不起故园情 ?
(2)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 诵明月之诗 , 歌窈窕之章 。
(3) 不患人之不己知 ,患不知人也
七
(1)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 , 千载谁堪伯仲间 !
(2) 渔舟唱晚 , 响穷彭蠡之滨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3)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八
(1) 梧桐更兼细雨 , 到黄昏 、 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 , 凌万顷之茫然 。
(3)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九
(1)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 , 铁马秋风大散关 。
(2)暮寝而思之,曰:“ 吾妻之美我者 ,私我也;妾之美我者, 畏我也 ; 客之美我也 ,欲有求于我也。”
(3) 知之为知之 ,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十
(1)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而不知其所止 ; 飘飘乎如遗世而独立 ,羽化而登仙。
(3) 富贵不能淫 ,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十一
(1)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 , 又岂在朝朝暮暮 !
(2)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受上赏; 上书谏寡人者 ,受中赏; 能谤讥于市朝 ,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3)虽有天下易生之物,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十二
(1)二十四桥仍在, 波心荡 , 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 年年知为谁生 !
(2)其声呜呜然, 如怨如慕 , 如泣如诉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 , 泣孤舟之嫠妇 。
(3) 不愤不启 , 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