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素材 / 高中其他文字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11/19 23:31:0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5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0600字。
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
   (一)语法基础知识
  1.语素
  语素是语音语义的最小结合体,例如:人、吃、大、十等。语素构成词。语素可以单独成词,也可以与别的语素组合成词,例如:“人”;“人参”。“吃”;“吃亏”。
  2.词类
  词可分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表示实在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一般能够独立成句。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
  (1)名词 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例如:学生,友谊,早晨,前面等。
  (2)动词 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的词。
  例如:走,爱,使,能够,起来,是等。
  (3)形容词 表示性质或状态的词。
  例如:美丽,迅速等。
  (4)数词 表示数目的词。
  例如:百,一些,第一等。
  (5)量词 表示人、事物的单位或动作、行为的单位的词。
  例如:尺,趟等。
  (6)代词 起代替或指示作用的词。
  例如:我,什么,这等。
  (7)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前头,表示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频率、语气、情貌等。
  例如:很,立刻,都,时常,忽然,不,竟等。
  (8)介词 用在名词(或短语)、代词前头,合起来表示动作行为的起止、方向、处所、时间、对象、目的等。
  例如:从,向,在,把,按照,为了,对于,比,除了等。
  (9)连词 连接词、短语、句子、表示某种逻辑关系。
  例如:和,或者,而且,虽然,但是,因为,所以,只有,如果等。
  (10)助词 附在词或短语、句子后面表示一定的结构关系或附加意义或语气。
  例如:的,地,得,着,了,过,吗,啊等。
  (11)叹词 表示感叹或呼唤应答的词。
  例如:喂,哎呀,嗯等。
  (12)拟声词 摹拟声物声音的词。
  例如:砰,轰隆,哗啦啦等。
  ※结构助词“地”“的”可以合用为“的”,即定语、状语都用“的”:(伟大)的人民:(勇敢)的前进。但不作硬性规定,如分开用,要用得正确,定语用“的”,状语用“地”。
  3.短语
  短语是由词和词构成的,短语可以作为句子成分;大多数短语加上一定的语调就可以成为句子。
  词和词构成短语,形成一定的结构关系和短语成分:
  (1)并列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并列组成,词和词之间是平等的联合,没有轻重主次之分。例如:
  报纸杂志 老师和同学
  雄伟壮丽 唱歌又跳舞
  调查研究 光荣而艰巨
  (2)偏正短语:由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和在它们前头起修饰限制作用的词组成。其中名词、动词或形容词是中心语,修饰句词的词语是定语,修饰动词、形容词的词语是状语。定语、状语与中心语的关系,是偏和正的关系。定语用“()”表示,状语用“[]”表示,中心语不标符号,例如: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