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110字。
追寻理想的大海
——《在山的那边》和《山民》比较赏析与能力训练
广西 全州二中 杨多校 541500
在山的那边
王家新
一
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山那边是什么呢?
妈妈给我说过:海
哦,山那边是海吗?
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
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
可是,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
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
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妈妈,那个海呢?
二
在山的那边,是海!
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今天啊,我竟没想到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
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
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
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
——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
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在山的那边,是海吗?
是的!人们啊,请相信——
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
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
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
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
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山民
韩东
小时候,他问父亲
“山那边是什么”
父亲说“是山”
“那边的那边呢”
“山,还是山”
他不作声了,看着远处
山第一次使他这样疲倦
他想,这辈子是走不出这里的群山了
海是有的,但十分遥远
他只能活几十年
所以没有等他走到那里
就已死在半路上了
死在山中
他觉得应该带着老婆一起上路
老婆会给他生个儿子
到他死的时候
儿子就长大了
儿子也会有老婆
儿子也会有儿子
儿子的儿子也还会有儿子
他不再想了
儿子也使他很疲倦
他只是遗憾
他的祖先没有像他一样想过
不然,见到大海的该是他了
【比较赏析】
童年时代,谁没有过美好而朦胧的“梦”,在追寻“梦”的过程中,谁又没有遇到过艰难和挫折?这两首诗意象壮阔、意蕴丰富,富有哲理,借用“山”和“海”作为意象,分别叙述了“我”和“他”(山民)对大海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在追求过程中的困惑和彷徨。
《在山的那边》写一个山区孩子童年的幻想对大海的热烈向往,长大后依然不停地追寻它。他真的是在寻找大海吗?这很显然是用了象征的手法,海,一个赋于想象的全新世界,开阔、敞亮、自由。山,一个现实生活的世界,封闭、灰暗、压抑。这里的山不是一座山,而是无数座,爬上一座山是非常吃力的,爬上无数座山,更需要历尽艰险突破重重阻力;诗人告诉我们:通往理想之路要翻越无数座山,要不怕艰苦跋涉。只要心中怀着坚定的信念,执着追寻,终将会达到完美理想的境地。
《山民》是一首带有某种哲理和探索性的诗作,如同一篇简史,或是一则寓言。诗人用近乎原生态的叙事方式(民间写作和口语表达),给我们描述了山民渴望走出大山的心理历程。品读这样的诗,会让我们自然而然想起儿时的某种体验:坐在村头的草垛旁,歪着头,托着腮,呆望着夕照下的天边,内心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