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0100字。
高考作文夺标六招
华元林
2006年10月
报告人简介:
湖北省襄樊四中名誉校长
语文特级教师
全国优秀语文教师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湖北大学兼职教授
湖北省教材编写委员会委员
湖北省中学语文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
《考试报》特约编委
襄樊市中学语文理事会理事长
个人主要著作:
1,《中学文言文译释》(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高中语文从基础到能力》(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3,《语文创新教学百招》(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电子邮箱:huayuanlin163@163.com
前 言
每年60分的作文,(上海一直是70分,福建省从2005年开始,作文升至70分)是高考语文成败得失的关键,作文教学和作文备考,也是体现语文教师实力和水平的重要砝码。但学生觉得作文不同于基础知识,复习吃不准,看不透,抓不住,采取顺其自然或听天由命的态度。不少老师也深感作文教学和作文备考无法可依,无章可循,作文备考,成为语文备考的重点和难点。然而,只要抓在点子上,作文可以成为大幅度提升语文高考成绩的分数增长点。
最近几年的《考纲》将作文的评定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其中,发展等级由四个要素组成。这四个要素是1,深刻;2,丰富;3,有文采;4有创新。我认为,这四个要素中最关键的要素是“创新”。只有在创新上做文章,才能使文章深刻、丰富、有文采。才能使读者耳目一新、拍案叫好。我感到,在高三最后冲刺的这段时间里,指导学生从创新的角度寻求作文的突破,一定会有所作为。
下面,谈六个方面的体会。
一,紧跟时代步伐,寻求新认识
文章,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写作者的认识只有与时俱进,才能做到开拓创新,写出让人醒目提神、赏心悦目的佳作。
1,对传统定论进行现实的权衡
(1)“人多就力量大吗?”(人的个体素质和人的集合构成——关于人才学与管理学的理论)
(2)“开卷”就一定“有益”吗?(信息社会中,鉴别图书的类别和掌握读书的方法显得非常重要)
(3)“是金子就一定会闪光”吗?(在竞争的时代潮流中,要善于了解自我,勇于展现自我,巧于安排自我,创造让金子闪光的条件)
(4)“诗圣的话只对了一半”(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读好生活的“无字书”)(见《语文创新学习百招》)
(5)“知识就等于力量”吗?(能力,心理等,少数研究生成功的学业和失败的人生)
(6)“见义勇为”与“见义智为”
(7)“固执己见”新解(要看“己见”的正误,思想的防线应当“固”) (见《语文创新学习百招》)
(8)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难道君子就不能“喻于利”吗?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不能完全离开经济利益去讲空洞的道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9)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刚强、坚毅、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