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410字。
用生动的语言诠释生涩的文言
横塘中学 严耀忠
中学教材改革,文言文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本质特征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负载和传承着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用人类的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哺育后代。语文教育在促使学生学习语言知识、掌握语言运用规范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增强学生的文化积淀,充实文化底蕴,培养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在提高辨别能力的基础上提升文化品味,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全的人格。而文言文又是中学学习的几大版块之一。
在一些人的眼中,文言文一直不被重视,有人甚至认为文言文与飞速发展的时代形势不太协调。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其根本原因在于把古代与现实生活、继承与发扬对立起来了。就目前学生的学习情况看来,对文言文的兴趣也不浓厚,甚至厌倦。现阶段的中学生,除了在课上迫不得已去学习文言文外,其他时间是很少去读的。虽然有极少的一部分学生也喜欢读文言文,但由于缺少氛围,也由于其他各科的学习压力,从而影响了他们读的数量和质量。在初中阶段,学生在课本里接触到的文言也只有几十篇,因为学生积累少,造成学生对古代人的生活、情感以及表述习惯等常识性的问题不了解。同时,学习文言文并不只是靠老师传授—点方法然后举—反三就行了,它既要讲究阅读欣赏的方法,也要对古代的人的生活、情感这些知识性的东西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感受其中的美,从而达到熏陶的作用。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心理过程比学习现代文要复杂些,这是因为:1、时代距离遥远,缺乏语感基础,不易感知。2、不能直接以文言为媒介进行思维。学后在生活中很少应用,因而容易遗忘。3、教学方法单一,除了串讲、评点之外似乎别无他法,难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其实文言文是中国千百年来的文化精晶,是历史淘洗后的结晶。不但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