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教案6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四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3/5 17:42: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49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教学目标:
1、领会《药》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2、通过课文了解情节与人物性格的关系。 
3、通过课文学习分析情节结构(特别是双线结构)和归纳主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学习作品明线暗线相互交织的结构方法与景物描写的作用; 
 2、了解小说深刻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 
1、 理解本文深刻的思想内容。 
2、理解本文的人物形象。 
教学设想:讲练结合 ,安排四课时 
预习要求: 
1、阅读课文,弄清主要情节和人物,各部分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和事件。 
2、查字典给生字注音解释词义。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本文的双线结构。 
教学步骤: 
一、导语 
鲁迅先生弃医从文后,并没有放弃医生的本职工作,他挥起犀利的大笔,给中国人开了第一副良药。这是一副什么样的药呢?今天我们就学习鲁迅先生的《药》。 
二、交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明暗交织的双线结构。 
三、学习课文 
1、介绍时代背景: 
本篇小说是以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家秋瑾被杀害的事件为背景写成的,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社会现实。对于辛亥革命,早已作出正确的评价,一方面,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另一方面,由于领导这次革命的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没有发动群众,所以这次革命最后失败了,在这种情况下,鲁迅创作了这篇小说。 
秋瑾(1875——1907)子竞雄,别号鉴湖女侠,浙江绍兴人,辛亥革命时期中国妇女的杰出代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小说中夏瑜的名字就是根据秋瑾的名字仿造的。 
夏——秋——季节 
瑜——瑾——美玉 
2、分析本文的双线结构 
①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各部分所写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主要事件。 
②归纳各部分的内容,理出文章结构线索。(附:双线结构图) 
情节 华 家(明线) 时 间 地点 夏家(暗线) 
      ↓       ↓         ↓    
开端:老栓买药→秋天后半夜←→刑场←夏瑜就义 
      ↓       ↓         ↓    
发展:小栓吃药→当天早上←→茶馆←夏瑜血被吃  
      ↓       ↓         ↓    
高潮:茶客谈药→当天上午←→茶馆←茶客谈夏瑜  
      ↓       ↓         ↓    
结局:华母上坟→次年清明←→坟场←瑜母上坟  
联想 :
康:左手——人血馒头   右手——屠刀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