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990字。
勾践灭吴练习
1.《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___________,传说是___________的作品。共21卷,分别记载了周王朝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八国之事。《国语》是通过___________来反映春秋各国的政治、军事、文化和外交活动的。
2.解释下列句中加线且加粗的词
A.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 B.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
C.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 D.遂使之行成于吴
3.翻译错误的一句是 ( )
A.无乃后乎——恐怕太迟了吧?
B.不可改于是——对于这种局面是不能改变的。
C.宦士三百人于吴——派三百个士做吴王的奴仆。
D.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用二三个将帅夫妇来繁殖生息。
4.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1)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2)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3)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4)余则粗袍蔽衣处其间
A.两个“去”字用法相同,两个“衣”字用法也相同。
B.两个“去”字用法不同,两个“衣”字用法也不同。
C.两个“去”字用法相同,两个“衣”字用法不同。
D.两个“去”字用法不同,两个“衣”字用法相同。
5.句式不同的一句是 ( )
A.何后之有 D.唯命是听
C.何以知之 D.其有敢不尽力者乎
6.下列词语加线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B.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C.又郊败之。 D.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
阅读短文,做7~14题。
《国语·吴语》选段
吴王夫差乃告诸大夫曰:“孤将有大志于齐,吾将许越成,而无拂吾虑。若越既改,吾又何求?若其不改,反行,吾振旅焉。”
申胥[伍子胥奔吴,吴子与之中地]谏曰:“不可许也。夫越非实忠心好吴也,又非慑畏吾兵甲之强也。大夫种勇而善谋,将还玩吴国于股掌之上,以得其志。夫固知君王之盖威以好胜也,故婉约其辞,以从逸王志,使淫乐于诸夏之国①,以自伤也。使吾甲兵钝弊,民人离落,而日以憔悴,然后安受吾烬。夫越王好信以爱民,四方归之,年谷时熟,日长炎炎,乃吾犹可以战也,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
吴王曰:“大夫奚降于越,越曾足以为大虞乎?若夫越,则吾何以春秋曜吾军士?”②乃许之成。
将盟,越王又使诸稽郢辞曰:“以盟为有益乎?前盟口血未干,足以结信矣。以盟为无益乎?君王舍甲兵之威以临使之,而胡重于鬼神而自轻也?”吴王乃许之,荒成不盟。
注:①诸夏之国:周代王室所分封的诸国。夏:古代中国自称。②春秋:此处指吴国按古制举行的春秋两季的阅兵。
7.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吾将许越成 许:答应。 B.越王又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