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教案1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11/1 11:16:27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9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260字,三课时。
董晓晔教案
                              杜甫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背诵这三首诗歌。
2、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
教学重难点
1、背诵这三首诗歌。
2、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教法:朗读法、赏析法、联想法
课的类型:自读课文新授课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杜甫生平简介、观看唐之韵中关于杜甫的介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同学们,这些对联中寓指的人物是谁呢?对,是杜甫,今天我们就简单了解一下杜甫。(媒体显示:《风吹不去心中的古典》——走进杜甫。)
二、杜甫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盛唐大诗人。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杜工部集》。
杜甫一生思想儒家的仁政思想,是「穷年忧黎元」,「致君尧舜上」,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杜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统治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 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许多优秀作品 ,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诗史”。在 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继承和发展《诗经》以来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 主义高峰,起着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
三、看《唐之韵》中关于杜甫生平的介绍
1、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这一时期曾先后游历吴、越(今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