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790字。
《行路难(其一)》课堂教学实录
一 忆海拾贝,走近李白
(一)回忆李白的诗歌及诗人形象
师:提及李白,相信大家并不陌生。我们从小学到现在学过不少李白的诗作,从这些内容丰富的诗歌中,你认识到一个什么样的李白呢?联系作品,谈一谈你印象中的李白。
出示课件:
我们学习过不少李白的诗作,记忆中的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请你用以下句式来回答:
“我从‘________’(诗句)中,读出______的李白”
(例如:“我从‘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读出孤单寂寞的李白”)
生1:“我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读出思乡的李白”。
生2:“我从‘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中,读出才华横溢、满腹忧愁的李白”。
生3:“我从‘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中,读出怀才不遇的李白”。
生4:“我从‘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中,读出自信乐观的李白”。
师:说得真好!思乡的李白,才华横溢、满腹忧愁的李白,怀才不遇的李白,自信乐观的李白,一个千年万年都让人读不厌、读不透的李白。今天,我们将带着对李白的了解再一次走近这个伟大的诗人,共同来学习他的另一篇千古名作:《行路难》。看看今天,我们又将认识一个什么样的李白。
(二)师生互动,了解李白生平
师:首先,我们一起来回顾李白的生平情况。李白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生:唐代。
师:李白字什么,号什么?
生: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师:李白的诗歌以什么风格著称?他有什么雅号?
生:浪漫主义,被称为:“诗仙”。
师:好,让我们一起走近李白,了解李白。
出示课件:(教师讲解)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诗人,有“诗仙”之称。年轻时即漫游全国各地,曾经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遭谗去职。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死于当涂。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现实,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河,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他善于从民间吸取营养,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奇绚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现存作品有《李太白全集》,收诗九百多首。
二 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一) 了解诗歌创作背景。
师:大家知道李白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下这首《行路难》的吗?
生:不知道。
师:那老师来告诉大家。
出示课件:(教师讲解)
《行路难》古代乐府《杂曲歌辞》。722年诗人应昭入京,供奉翰林,试图施展自己的经国济世的宏愿,但他很快感到受到排挤,遭受谗毁离开长安南下,找不到政治出路,在或去或留之时,写下这组诗(共三首),这是其中第一首。
(二)学生初读诗歌,找出诗歌中的生字难字。
师:“行路难”,一个“难”字道出了李白心中的忧愁,到底李白借这首诗抒发了自己怎样的
感慨呢?下面我们将一起走进诗歌,共同来品味。
师:请大家一起试读诗歌,并从中找出生字、难字。
生:齐读诗歌。
师:大家觉得哪些字词需要我们一起来注意的,请指出来。
生:“樽”、“箸”、“塞”、“行”。
(三)师生互动,正确把握诗歌朗读节奏及感情基调。
师:听到大家读,老师也想来读一读,好不好啊?
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