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送别》教案3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四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10/13 22:03:45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250字。
 《长亭送别》集体备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感受作品中深刻、高尚的情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爱情观。
2、通过理解人物关键性的唱词,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进而把握住人物形象。
3、把握抒发感情的表现手段,鉴赏作品中语言的诗意美。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抓住关键性的唱词,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把握人物形象。
2、从景物、意象、细节等入手,理解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你们认识几个写愁高手?写愁高手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物象,都饶有新意,各具特色。李煜将愁变成了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秦观又将愁变成随水而流的东西(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李清照又进一步将愁搬上了船(只恐双溪舴艋(zemeng)舟,载不动,许多愁),王实甫则把愁装在了车上(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这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的愁到底是什么愁?
文学常识:
   《西厢记》是一部杂剧,以唱为主,由于古代的音乐没有音响资料流传,因此宫调的问题就成为曲学的难点。     宫调是古代戏曲、音乐名词。是音乐的各种调式,宫调不同,音调就不同。古代音乐有七声:宫、商、角、变徵、徽、羽、变宫。以宫为主的调式称“宫”,余称“调”,合称“宫调”。元杂剧常用“五宫四调”,即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大石调、双调、商调、越调,合称“九宫”。如《窦娥冤》中的《正宫》就是一种宫调。《长亭送别》用正宫,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说正宫的声情是“惆帐雄壮”。可见《长亭送别》这一折的音乐应是惆怅的、悲壮的。     曲牌,俗称“牌子”,和词牌一样,是曲的音乐谱式。比如【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等等,每一个曲牌,在韵上必然属于一种宫调。不同的曲牌在字数、平仄、押韵上往往不同。曲词是按照一定的曲牌填写的文字,一般要押韵,讲究对仗。
作者介绍:
 王实甫:名德信,元代大都人,戏曲作家。
 《录鬼簿》记述王实甫创作的杂剧有14种之多,全存的只有3种,《西厢记》是其中之一,另二者为《吕蒙正风雷破窑记》、《四丞相歌舞丽春堂》,三者之中,《西厢记》最为成功。
找出作品中描写的三个场面:
赶赴长亭、长亭饯别、长亭分别
5、具体分析三个场面,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
①赶赴长亭:(【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为离别而愁苦的心绪。
 找出体现莺莺心情的词句:
“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
“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
“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
    刚摆脱相思苦,又要被迫分离;柳丝难系,斜晖无情,只希望马儿慢走,车儿紧随,两人多呆一会儿;长亭已近,分别在即,痛苦的心情有谁能知,表现出了离别时复杂的感情。
②长亭饯别:(【脱布衫】到【朝天子】后的一段宾白)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