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级中学2006年高中语文第三册期末测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1题,约5100字,有答卷及答案。
上海高级中学2007年高中语文第三册期末测试题
阅 读(60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1—4题:(共13分)
一个老人的问题
(1)酒店快关门的时候,一个衣衫褴褛的老汉迈进门来,酒保惊奇地望着这个陌生顾客。看上去他是饱经风霜的老人,满面皱纹,步履蹒跚,走起路来甚至跌跌撞撞,鼻架上架着一副老花镜,右手拄着一根看上去已伴随他二十多年的拐棍。
(2)老人一屁股坐在门口的凳子上,打了个手势,请酒保过来,声音颤抖地问:“有人问起过我吗?”
(3)酒保闹懵了,忙说:“没有啊!”
(4)老人抬起右手,用手指揩了一下脸上的汗水①,伤感地说:“那么,请给我倒一杯酒来,先生!”
(5)老人喝着酒,叹着气,两只眼睛忧愁地望着门口,慢慢饮完酒。随后,用拐棍支着地,哈着腰,低着头,好像寻找什么似地步出酒店。酒保目送着他,觉得他既可怜又古怪。
(6)十多天过去了,顾客不断光临酒店,酒保几乎忘记了那可怜的老人。但一天夜里,当酒店最后一个顾客走出门时,老人的面孔又出现在门口。他一声不吭地挪进屋内,又坐在门口的凳子上,悲伤地问:“有人问起过我吗?”
(7)酒保不安地答道:“没有!”
(8)老人抬起右手用手指揩了揩脸上的汗水②,像受了伤似地喃喃地说:“那么,请给我倒两杯酒来,先生!”
(9) 老人一口一口地抿着酒,两只眼睛呆呆地凝视着门口。酒杯空了,老人用拐棍柱着地,慢慢站起身,缓缓地挪动着步子,磨蹭着出了酒店大门。
(10)几个月过去了,老人一直未再“光临”酒店。一天夜里……
(11)“有人问起过我吗?”
(12)几年过去了,酒保的答复仍是那几个字:“没有!”
(13)老人凄惨地说:“那么、请给我拿一瓶酒来,先生!”
(14)酒保同情地问老人:“一瓶酒?”
(15)老人点点头、抬眼看了看他、好像明白了他正在故意找话说。
(16)酒拿来了,老人喝着,喝光了一瓶酒。酒保的眼睛始终注视他的脸。
(17)老人用拐棍吃力地撑起身,向酒店大门方向挪动着步子,但一个趔趄,拐棍滑出手,他一下跌在地上。
(18)他的两腿神经质地勾住一张桌子,颤颤巍巍地伸出右手,抓住桌子腿,挣扎着想站起来,但桌子倒了……
(19) 酒保赶忙奔过来,两眼涌着泪水,哭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小说是语言的艺术。这篇小说第(4)自然段与第(8)自然段中,分别有划线句①“老人抬起右手,用手揩了一下脸上的汗水”,划线句②“老人抬起右手用手指揩了揩脸上的汗水”,试从两句语言的差别入手,分析人物心理的变化:(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标题有时暗示着主题。小说标题“一个老人的问题”,从以下两个角度来分析,暗示的小说主题就是:(4分)
(1) 从老人的角度来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
(2) 从社会的角度来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
3、 情节是小说的生命。根据酒保对老人的态度变化,请你想像结尾处“酒保赶忙奔过来,两眼涌着泪水,哭着……”对老人说的话的内容。(包括标点20字以内)(3分)
□□□□□□□□□□□□□□□□□□□□
4、 请评价这篇小说的情节特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