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声》同步练习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语文版 / 初中试卷 / 七年级下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9/30 19:58:27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3 总计:9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050字。
15、心声(黄蓓佳)
※ 5分钟训练(预习类练习,可用于课前)
1、注意下列字的读音。(6分)
恍惚(    )    窸窸窣窣(         )  噗(         )   簪子(    ) 抽泣(     )  
【思路解析】掌握课文中重要字的读音。
【答案】huǎng  hū    xī  sū  pū  zān   qì  
 2、解释下列词语。
恍惚
窸窸窣窣
发窘
抽 噎
【思路解析】理解文中的词语的意思。
【答案】恍惚——精神不集中。          窸窸窣窣——形容细小的摩擦声音。
    发窘——感到为难,不知所措。  抽 噎——  一吸一顿地哭泣。
3、根据课文填空:
本文作者是           ,1972年开始尝试文学创作,并发表处女作《             》,已出版的作品有:《小船,小船》《芦花飘飞的时候》《请和我同行》《遥远的地方有一片海》《夜夜狂欢》等。
【思路解析】掌握作者作品常识。
【答案】黄蓓佳,《补考》。
※ 10分钟训练  (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课文以“心声”为标题,“心声”指的是什么?用简洁的话说说。
【思路解析】本课以“心声”做标题,作者描述了什么人的心声?怎样的心声呢?
【答案】“心声”的含义:①深埋在京京心底的亲情、友情②京京渴望表达自己内心感情的愿望③作者借此呼吁教育者要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的期望
2、本文通过李京京的故事想要表现什么样的主题?
 【思路解析】《心声》是发表于80年代初期的反映教育问题的一篇小说。
【答案】小说通过刻画感人肺腑的学生李京京形象,借主人公之口表达了众多受教育者的心声——呼唤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呼唤珍视学生的美好情感和独特体验
3、《万卡》为什么那样打动京京的心弦?
 【思路解析】共鸣是文学欣赏中常见的现象,也是文学欣赏的高境界。同样是小学生,一般孩子对《万卡》的感受,远没有京京那么深刻,他们几乎无法理解万卡的遭遇,也同样无法理解他们班上的“万卡”──李京京。所以他们的嗓子尽管甜美,却读不出真情实感。换句话说,他们对《万卡》的人物和内容,远远没有引起心里的共鸣。而京京与万卡同呼吸,共命运,感同身受,虽然嗓子有点沙哑,但文学欣赏是靠心而不是靠嗓子,他是在用心去读,而不是用嗓子读。所以他的朗读征服了大家。
【答案】由于他的身世与作品中的万卡的身世遭逢相似,使他在阅读《万卡》时心里产生深深的共鸣。
4、程老师开始不让李京京读课文,后来“只好”让他接下去读,最后用“发颤”的声音请他把课文全部读完,说说程老师内心活动的前后变化。
【思路解析】揣摩人物内心活动的变化,注意抓住人物的神态、声音等的变化。
【答案】无奈,不放心;感动,内疚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