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6700字。
防城实高语文第一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本试题的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否则无效。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39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罗绮(yī) 寥廓(liáo) 峥嵘(zhēng) 倾圮(jǐ)
B. 佝偻(luó) 跫音(zú) 幽僻(pì) 袅娜(nuó)
C. 壁龛(kān) 恪守(gè) 熨帖(yùn) 宁谧(mì)
D. 亘古(gèn) 剥蚀(bō) 拙劣(zhuō) 翌日(yì)
2.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慷慨 漫溯 斑斓 风华正茂
B. 油腻 奥丧 柳絮 如愿以尝
C. 废虚 弥望 敛裾 游牧骋怀
D. 拜谒 悴然 锭放 蓊蓊郁郁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 如一间空屋……
(2)在人口稠密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 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3)园子无人看管,上下班时间有些抄近路的人们从园中穿过,园子里活跃一阵,过后便 下来。
(4)譬如在园中最为 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
A. 寂寞 落寞 沉寂 宁静 B. 落寞 沉寂 寂寞 宁静
C. 寂寞 宁静 沉寂 落寞 D. 宁静 寂寞 落寞 沉寂
4.下列各句中,粗字体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他是我真诚的朋友,经常 耳提面命 地对我提出忠告,使我不断进步,
B. 我市文理科高考状元李静、王晓波,比翼双飞,双双被北大清华选中。
C. 他们俩分别将近十年,想不到在这里 萍水相逢。
D.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终于使越国强盛起来,消灭了吴国。
5.下列各句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省教育厅在给孙家村的纪念碑上刻着:“办学伟绩,永垂青史”八个大字。
B.我们什么也不要,可是心里话,——我这话可不一定恰当啊,我们想要这么大的一个东西。
C.脱离实际,关起门来编造故事,这样的创作不出公式化概念化的毛病才怪呢?
D.“我去。”他说,“我去的理由比他充分。”
6.下列句中修辞特点与“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一句相同的句子是
A.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B.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象笼着清纱的梦。
C.(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D.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7.对《沁园春·长沙》“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触景生情,见物起兴,诗人面对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浮想联翩,感慨万千,才发出气壮山河的一句。 B. “怅”紧承“看”字而来。“问”有“怅”而发。
C. 这句话主要是询问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人定胜天的思想。
D. “大地”和“沉浮”一语双关,它包容着自然界,民族,国家等丰富的内涵,实际上是诗人已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