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130字。
别样的风情 一样的情愫
——《济南的冬天》与《树木和草原》导读与训练
本版主持/江苏 徐希明
【主持人语】
老舍是一位语言大师,济南的冬天很美,但在他笔下的济南的冬天更美。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生动的语言可以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想像,使读者脑海中产生如诗如画的美景。
无独有偶。屠格涅夫也是一位语言大师,茅盾称他为“诗意的写实家”。他把祖国看作是自己创作的源泉,他曾说过:在那里,就是空气也仿佛“充满思想”,他笔下的一草一木无不散发着浓郁的俄罗斯泥土的芳香。
今天,就让我们先来到济南观光,再到异国他乡——俄罗斯,去高大林立的树木中呼吸新鲜空气,领略自然美景。
【课堂慢镜头】
《济南的冬天》重难点问题探究
1.课文从什么角度写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探究:课文从自身感受的角度来写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作者把济南与住惯了的“北平”比较,又与他刚刚离开的伦敦比较,再与热带比较,突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很自然地发出“济南真的算个宝地”的由衷赞叹。所以,可以从全文最后一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看到作者写本文的目的,就在于对济南的赞美。这段的对比方式,是一种“曲折行文”的手法。
2.作者是怎样描写济南古城的地理环境的?作者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济南的可爱的?
探究:“小山把济南围了个圈儿”,这是济南地理环境的特征,也是济南“温晴”的原因。作者从人的感受和对人们的心理描写,来表现济南的可爱。作者把济南比作婴儿,把老城四周的小山比作“小摇篮”,用拟人的方法写城:“在天底下晒太阳,暖和安适地睡着”;写山:“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再现了这个“理想境界”的明静、温暖和舒适的特点。
3.作者写山,是小雪点染了山之后的景色。那么,作者从什么角度描写了哪些景物?
探究:作者从色彩和变化两个角度描写了山上的矮松、黄草和薄雪等景色。“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的看护妇”,是对小雪后矮松秀美形态的比喻,借矮松写出雪的形态。“一件带水纹的花衣”,“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到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这是小雪后雪色与草色相间的美景引人产生的联想。“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了粉红色”,用拟人的方法描绘了夕阳斜照下雪色娇美的情态。作者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再现了冬天济南周围的小山,在白雪与蓝天的相映中的雪色与草色、雪光与日光交融的情态。
4.文章第4段,“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这里为什么用一个“卧”字,和文章的什么地方相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