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部分名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9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11/28 20:36:0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5560字。

  河南省部分名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8页,23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 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 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至四单元。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陆游在《示子遹》中说:“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工夫在诗外”,虽是在谈作诗,为文也莫不是如此。也就是说,写好文章,要练文外“工夫”。
  文外“工夫”,广博学识是基石。这一点,无论是撰写学术论文,还是文学创作,都同等重要。以诗文创作而言,作者有了丰富的知识储备,才能完美表达其对生活的认知与感受。学术论文写作也是如此。研究者既要搜集翔实的材料,又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获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岑仲勉在《唐人行第录》的序中说“博通乎史实之联系,作家之交际,人事之变化”,“博通”云云,可见其对博学的重视。
  文外“工夫”,严谨求真是前提。没有严谨求真的态度,就不能够仔细深入地认知外物,也不可能有独到的个性化体会,更不可能有高妙的艺术效果。贾岛《题诗后》说“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可见,为了抒写真情,诗人所付出的艰辛;司马迁著《史记》时“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亦可以看出,为了撰写“信史”,史家严谨的著述心态。傅璇琮在《唐代科举与文学》的序中说“我在研究唐朝文学时,每每有一种意趣,很想从不同的角度,探讨有唐一代知识分子的状况,并由此研究唐代社会特有的文化面貌”,“意趣”“不同”“特有”等,可看出傅先生对真知的追求。
  文外“工夫”,善思习惯是关键。写文章时,作者有了善思的习惯,就能够悉心洞察外物,深切体悟其真善美,真正斩获新知灼见。《世说新语》载,谢安曾与子女讲论文义,适逢下雪,便问“白雪纷纷何所似”,谢朗曰“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很显然,在相同的物象面前,善思者所达到的艺术高度是不一样的。不唯文学创作,学术论文亦是如此。善思不仅有助于发现问题,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摘编自卢燕新《好文章““工夫”在文外》)
  材料二:
  相对于一些多产诗人,毛泽东的诗词数量不算多。毛泽东深知:“诗难,不易写,经历者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不足为外人道也。”有一次,毛泽东对李银桥说:“写诗是件费脑子的事,尤其是旧体诗词更不容易掌握,又是平仄格律,又是韵脚对仗,还不得犯孤平,掌握了这些还要讲究诗意和诗的境界,很难哩!”他强调:“要有诗意,才能写诗。”1941 年1 月31 日,毛泽东在给毛岸英、毛岸青的信中说:“岸英要我写诗,我一点诗兴也没有,因此写不出。”毛泽东的每一首诗都是在诗兴的激发下,有感而发的佳
  (摘编自汪建新《谦虚谨慎的诗人毛泽东》)
  材料三:
  AI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我们带来了更为高级的创作工具,创作工具的升级引领文学创作方式向多元化发展。传统的文学创作方式,以人文诗韵为核心,依赖于作者的智慧和情感,追求文字的深邃与情感的细腻。在这种创作模式中,整个创作过程可以看作是作者内心情感的自然抒发,正如陆游所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而 AI的加入则为文学创作注入了“机器智慧”,使得现代科技与文学创作相结合,推动了创作方式的革新,让文学创作不再完全受限于人类的主观思维和情感表达,而是能够实现人机协同的创作模式。这种模式不仅拓展了文学创作的领域,也为读者带来了更加丰富的阅读体验。在传统的读者和作者的关系中,读者难以发出自己的声音,两者之间存在一种博弈关系。而在今天,在人机协同的创作过程中,读者拥有更多的工具、手段和技术来与作者进行合作。AI的应用使得个性化文学作品成为可能,从而可为读者提供定制化的阅读体验,让读者可以成为创作者,文学创作的生态将更加丰富多元。除此之外,新创作方式的普及大大降低了文学创作的门槛,更多人能够借助智能软件尝试作诗行文,实现内心的创作欲望,客观上有助于推动文学的繁荣发展。
  (摘编自安娜《是“危”还是“机’——论人工智能时代下文学创作和文本解读的变革》)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陆游“工夫在诗外”的观点适用于文学创作与学术论文写作,相比而言,学术论文写作更需要文外“工夫”
  B. 材料一举《世说新语》中谢安讲论文义的例子,通过谢朗与谢道韫的不同回答阐述了追求真知永无止境。
  C.毛泽东认为旧体诗词创作难度高,需要兼顾平仄格律、韵脚对仗等要求,并且强调“要有诗意,才能写诗”。
  D.与传统文学创作不同,AI时代的文学创作注人了“机器智慧”,能完全脱离人类的主观思维,有创新性。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司马迁著《史记》时“网罗天下放失旧闻……成败兴坏之纪”,体现了他的严谨求真,他想撰写“信史”。
  B. 作者只有广博的学识与严谨的态度,是不够的;还要有善思的习惯,才能在创作中真正斩获真知灼见。
  C. 毛泽东的诗词“质胜于量”,这与他的创作理念是密不可分的,柳亚子认为这与他“日理万机”有关。
  D. AI参与文学创作能为读者提供定制化的阅读体验,因此这种创作方式大大降低了文学创作的门槛。
  3. 请根据材料内容,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每处不超过12个字。(3分)
  要写出高质量的作品,需注重文外“工夫”的积累。若想让学术论文有突破,研究者既要①________,如岑仲勉研究唐代历史时强调“博通”;也要有严谨的态度,像司马迁著《史记》时“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在文学创作中,善思的习惯同样重要,谢道韫以“柳絮”喻白雪,便因善思而 ②________。而现在,文学创作还可以 ③________,实现人机协同,让创作更加多元。
  4. 传统的文学创作与 AI时代的文学创作有什么不同之处?请结合材料三简要概括。(4分)
  5. 材料一中陆游说“工夫在诗外”。请结合材料一、二和《沁园春??长沙》,简要分析毛泽东诗词创作的诗外“工夫”。(6分)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一潭活水
  穗子
  “老太太不在,这院子更空了。”老炳叔在院外扔了句话,又踢踏踢踏地走了。钟彩霞从石头墙的墙根儿站起,把手里的豆角扔进筐里,冲着老头的背影张了下嘴又闭上——能说啥呢?老炳叔说的是上礼拜刚“烧百天”的婆婆,活了九十一岁。老太太活着时爱搭讪,院外一过人院里就有了涟漪。没人时老太太便自己往水里丢石子儿,大一声小一声地磨叨些没头没脑的话。
  吃完荤油炖豆角和半个馒头,太阳已偏西,钟彩霞稳稳地坐在院子当中的桌子边。一杯婆婆丁①水没喝完,前院董干巴飘了进来——她不染发,白头发被脚底的风带得一起一落的。她一开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