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建平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共24题,约10210字。
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说明:(1)本场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总分150分;
(2)请认真答卷,并用规范文字书写。
一 积累运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2)_________________,宠命优渥。(_________《陈情表》)
(3)理解性默写(以下A、B任选其一完成):
A.《六国论》中,苏洵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杀害良将的严重后果,论述了赵国灭亡的原因。
B.《兰亭集序》中,王羲之表达人生的长短听凭造化、终将归于死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完成任务。(5分)
学校将举办主题为“低碳生活•青春践行”的校园公益展。活动组请你共同参与宣传海报文案策划。
(1)以下是展览宣传海报的开头部分,为增强其号召力,改写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原句:“低碳生活是一种环保理念,本次展览旨在普及环保知识,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
A.“低碳生活是环保理念,展览普及环保知识,欢迎同学们参与。”
B.“低碳生活是绿色理念,更是青春担当,诚邀学子共学环保知识、践行低碳行动。”
C.“既然低碳生活是环保理念,本次展览必须普及环保知识,同学们一定要积极参与。”
D.“低碳生活是极为重要的环保理念,本次展览将大力普及环保知识,希望同学们前来参加。”
(2)请为本次公益展拟写一条宣传语。(3分)
要求:主题明确,语言简洁,不超过20字。
二 阅读 70分
(一)阅读以下材料,完成第3-7题。(16分)
小明同学在某学术公众号上读到了下面这篇文章,被此文标题吸引,数字时代究竟形成怎样的社会连接?他决定对此进行一番学习和探究。
数字时代的社会连接
①人类社会已经迈进数字社会,在探寻新的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思考起点还是应该回到经典的社会学之问——数字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是如何相连的?
②数字社会之所以与工业社会不同,正是因为数字通信技术革命性地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连接方式。从远古的结绳记事、甲骨契刻,到后来的飞鸽传书、烽火报信,人们的信息传递和群体连接始终与特定的技术工具紧密相连。
③社会连接的电子化、网络化、计算化和智能化实现了万物相连,与时空穿透共同催生了数字时代“连接泛在”的格局。所谓“泛在”,一方面是连接广泛存在于人与非人等多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