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约9780字。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儒家讲教化,着眼于培养具有健全完善人格和社会责任感的人,也就是所谓“成人”。这里的“成人”,并不是指年龄特征上发育成熟的成年人,而是从道德内涵上强调人的人格养成。
子路请教老师怎样才是成人。孔子说:“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他先是提出了一个高标准,像臧武仲那样有智慧,孟公绰那样讲廉洁,卞庄子那样勇敢,冉求那样多才多艺,再加上礼乐的人文修养,就可以算得一个成人。面对世风日下的状况,孔子又感叹地说,如今的成人又何必这样呢?见到可得之利时首先考虑它是否符合道义、自己该不该得,遇到危险勇于承担责任,做出牺牲,经过长久的穷困也不忘自己平生的诺言,这也可以算是成人。
孔子的“成人”思想,体现了他对人之所以为人的深刻反思和觉醒。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他认为,要成为一个在社会上立得住的人,仅有与生俱来的质朴本真的禀赋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有人文的修养。只有文与质两者兼备,配合恰当与协调,才能成为一个品格高尚的君子。而人文的修养离不开教化。教化,正是使人“成人”的途径和方法。“教”就是教导,“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民有质朴,不教不成”。(《白虎通??三教》)“化”就是感化,也就是在“上”者的教育和引导下,使“下”者内在的人格精神发生变化。孔子说:“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中庸》)所谓“知人”,就是要有“人”的自觉,脱离纯粹的人的自然状态,明白做人的道理,具有分辨是非和校正自己行为的能力,承担起对社会应尽的义务,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颜渊请教孔子“成人之行若何”,孔子说:“既能成人,而又加之以仁义礼乐,成人之行也。”(《孔子家语??颜回》)所谓“成人之行”,就是一个成人应当具备的德行。这段话与孔子回答子路问成人的话是一致的,都强调了仁义礼乐教化在人的人格养成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仁”是人内在的品德和思想境界,“礼”是人外在的行为准则。任何社会都有一定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教化的目的,就是要使人在内心发生变化,达到“仁”的境界,从而实现对“礼”即社会规范的高度认同和自觉遵守,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摘编自《孔子论教化之内涵——成人》)
材料二:
总体而言,儒家以人伦教化为己任,圣贤是全民之师,绝不把自己与众生隔绝。但从文辞的表达特征来讲,同为儒家经典,《论语》与《中庸》和《大学》相比,传递出的是更加平实温暖的生活气息。如开篇《学而》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习、交友、日常交往,讲的都是来自百姓日常的生活场景和生活体验,是起居行事、待人接物,同时又是安身立命、政通人和,读来亲和惬意,循循善诱,明白通畅,从容不迫,令人顿生如沐春风之感。正所谓“圣人语人不语神,语常不语怪”。
虽说如此,《论语》在遣词用句上却从不粗陋,通篇可见精巧的句子结构,精辟而富有哲理的对句、排句。如《雍也》篇中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述而》篇的“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泰伯》篇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也与孔子“不学诗,无以言”的诗教观高度统一,极具韵律和美感。
文学的核心是人。作为言行录,《论语》中对孔子在不同情境中的神态描写虽然简约,却十分生动可
(摘编自车凤《〈论语〉中的以“文”化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家讲教化,着眼于“成人”,既指年龄上的发育成熟,也指道德品格的养成。
B.“教”就是教导,“化”就是感化,“教化”正是使人“成人”的途径和方法。
C.儒家以人伦教化为己任,所以儒家经典皆能传递出平实温暖的生活气息。
D.相较于围绕“义理”展开的论述,具体的事件更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回答子路提问时提出了“成人”的高标准,同时认为在世风日下的背景之下,“成人”的标准可适当降低。
B.“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是精辟而富有哲理的排句,其与孔子“不学诗,无以言”的诗教观高度契合。
C.《中庸》里的“知人”,就是要有“人”的自觉,本身作为对民众实行教化的途径和方式,在当今仍值得借鉴。
D.孔子在《阳货》中对子游的“莞尔一笑”和玩笑口吻既体现了孔子的诙谐轻松,也委婉地对子游表达了批评。
3.根据材料的内容,下列各项中不符合孔子所处时代“成人”标准的一项是( )
A.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B.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C.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4.两则材料都提到了《论语??雍也》,其作用有什么不同?请简要说明。
5.根据两则材料分析《论语》的语言特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大卫??科波菲尔(节选)
狄更斯
我下了决心要逃。不是逃到乡下去,是逃到我在这世界上唯一的亲戚那里去,去告诉我姨婆贝特西??特洛伍德小姐我的经历。……
我打定了主意,要亲自去多佛找我姨婆贝特西小姐。
我曾经听人说起,多佛附近无数从伦敦出发的大路和小道都通向那里。我用不着走大路,我可以穿过田野,走小路去多佛,那样可以少走二十英里。我知道我姨婆是位颇有名望的夫人,我打听到她住在多佛的海边。但我并不是毫无顾虑的。首先,我害怕在我找到她之前,会被什么人认出来,给抓回去;其次,一想到我这样一个孩子,身上一文不名,如何去走那漫长的七十英里路,心里就发怵。但我的决心已定,



